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孺子可教
释义
孺子可教
注音ㄖㄨˊ ㄗˇ ㄎㄜˇ ㄐㄧㄠˋ拼音rú zǐ kě jiào
【釋義】孺子,小孩子。「孺子可教」指年輕人可以教誨栽培。用於稱許之意。語出《史記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,有一老父,衣褐,至良所,直墮其履圯下,顧謂良曰:「孺子,下取履!」良鄂然,欲毆之。為其老,彊忍,下取履。父曰:「履我!」良業為取履,因長跪履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驚,隨目之。父去里所,復還,曰:「孺子可教矣。後五日平明,與我會此。」良因怪之,跪曰:「諾。」五日平明,良往。父已先在,怒曰:「與老人期,後,何也?」去,曰:「後五日早會。」五日雞鳴,良往。父又先在,復怒曰:「後,何也?」去,曰:「後五日復早來。」五日,良夜未半往。有頃,父亦來,喜曰:「當如是。」出一編書,曰:「讀此則為王者師矣。後十年興。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,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。」遂去,無他言,不復見。旦日視其書,乃《太公兵法》也。良因異之,常習誦讀之。  ① 良:張良(?∼西元前186),字子房。漢初名臣。本是韓國公子,秦滅韓,良悉以家財求刺客,共擊始皇於博浪沙,不中,遂更姓名,隱於下邳,而受《太公兵法》於圯上老人。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,封留侯。晚好黃老,學辟穀之術。卒諡文成。② 從容:舒緩悠閒的樣子。③ 步游:散步。游,通「遊」。④ 圯:音ㄧˊ,橋。⑤ 褐:音ㄏㄜˊ,粗毛布製成的平民衣服。⑥ 履:鞋。⑦ 顧:回頭看。⑧ 孺子:小孩子⑨ 鄂然:驚訝的樣子。鄂,通「愕」。⑩ 毆:打。⑪ 彊:音ㄑㄧㄤˇ,勉力、勉強。通「強力」。⑫ 履:穿鞋。⑬ 殊:非常。⑭ 平明:天剛亮的時候。⑮ 諾:表示同意的應答聲。
【典故】「孺子」原是幼童的通稱,也可以用於指年輕人,「孺子可教」就是說這個年輕人值得教誨。《史記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中記載,張良原是戰國時韓國貴族,韓國被秦國滅了之後,他想為國家報仇,於是請了一位大力士與他一起刺殺秦始皇,但是沒有成功,因此而被通緝,只好隱姓埋名到下邳避難。有一天,張良到橋上散步,有一位穿著褐衣的老人,到張良面前就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,並且很不客氣地對張良說:「小伙子,下去替我撿鞋!」張良非常驚訝,想上前揍他一頓。但看他年紀大,就勉強忍耐下來,到橋下替他撿鞋。撿上來後,老人又說:「幫我穿上!」張良百般不情願,但心想好人就做到底吧,便跪著幫他穿鞋。老人伸腳穿鞋後,笑著離開,張良大吃一驚,目送他遠去。老人走了一里路又回來說:「孺子可教啊!五日後天亮時來這裡和我踫面。」老人後來又連續測驗張良多次,確定他能忍人所不能忍,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後,便送給他一本《太公兵法》,相傳是姜太公輔佐周武王伐紂後所著的兵書,要他仔細研讀,將來可為王者師。後來,張良果真利用這本書中的兵法,幫助漢高祖劉邦打天下,建立了漢朝。「孺子可教」後來就被用來稱許可以教誨栽培的年輕人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史記・卷五五・留侯世家》:「父去里所,復還,曰:『孺子可教矣。後五日平明,與我會此。』」(源)② 唐・劉禹錫〈澈上人文集紀〉:「初,上人在吳興,居何山,與晝公為侶。時予方以兩髦執筆硯,陪其吟詠,皆曰孺子可教。」③ 宋・樓鑰《攻媿集・卷六・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圯老生朝》:「孺子倘可教,願受書一編。」④ 明・張岱《瑯嬛文集・卷五・隻履研銘》:「遇黃石,授素書,孺子可教,圯橋進履。」⑤ 《聊齋志異・卷一〇・恆娘》:「朱往見恆娘。恆娘喜曰:『得之矣!子歸毀若妝,勿華服,勿脂澤,垢面敝履,雜家人操作。一月後,可復來。』朱從之……如是者一月,又往見恆娘。恆娘曰:『孺子真可教也!……』」
【用法】  指年輕人可以教誨裁培。褒義。  用在「稱許晚輩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才吩咐過一次,他就永誌不忘,真是孺子可教。② 這個年輕人認真上進,許多長輩都說他孺子可教。③ 弟弟年紀雖小,但繪畫的才華卻十分傑出,贏得老師孺子可教的評語。④ 看到獲獎學生的表現,老師頻頻點頭,嘴裡不停地說著:「孺子可教!孺子可教!」。⑤ 在哥哥還很小的時候,國文老師就發現了他的文學才華,認為孺子可教,頻頻鼓勵他寫作,終於造就他成為今日有名的作家。
【辨似】  孺,音ㄖㄨˊ。幼童、小孩。不可寫作「儒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07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