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孤芳自賞
释义
孤芳自賞
注音ㄍㄨ ㄈㄤ ㄗˋ ㄕㄤˇ拼音gū fāng zì shǎng近義:古調獨彈、自命不凡、自命清高、孤高自許反義:自慚形穢關聯:孤芳自愛
【釋義】比喻自命清高,自我欣賞。語本南朝梁・沈約〈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〉。△「自命不凡」
【典源】▶ 南朝梁・沈約〈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〉(據《藝文類聚・卷三七・人部二一・隱逸下》引)是以梁鴻蘇伯,記遠跡於前;叔夜士安,書高麈於後。雖去取異情,群略殊軫,而獨行必彰,斥言罔極。貞操與日月俱懸,孤芳隨山壑共遠。明公得一含道,體二居宗,跡屈巖廊之下,神遊江海之上,愛奇商洛,訪美東都。  ① 貞操:貞潔的操守。② 山壑:山峰與河谷。
【典故】「孤芳自賞」本來的意思是「孤高的香花,自我欣賞」,這句成語本出於沈約所寫的一篇文章。沈約是南朝的重要文學家,歷仕宋、齊、梁三朝。齊初,因文才出眾,受到愛好文學的竟陵王賞識,而為門下「竟陵八友」之一。後參與蕭衍密謀代齊自立,並為蕭衍擬即位詔書,因此受到重用。沈約的政治地位極高,久享聲望,是當時公推的文壇領袖,《南史》稱其為「一代辭宗」。由於沈約歷仕三朝,又能仕途順暢,當時部分士人對他頗有看法,認為他缺乏操守,唯靠附庸帝王,隨波逐流而已。但沈約雖位高名重,卻篤信佛法,寡少嗜欲,為官清廉,用度節儉,亦非一般汲汲榮利、追名逐臭之輩。在〈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〉中,沈約讚美梁鴻、嵇康等人的品行「就像日月一樣的高潔,也像孤高的香花開放在遙遠的山林之中」,並以此自勉。後來沈約因得罪梁武帝,憂懼而死,朝議認為沈約文名盛極,欲諡為文侯,獨梁武帝認為沈約「情懷不盡」,改諡為隱侯,才符合沈約的行誼。〈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〉的這段文字,似可做為最好的註解。後來「孤芳自賞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自命清高,自我欣賞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玉瑟齋主人《血海花・第一齣》:「雖無詠絮之清才,卻抱孤芳而自賞。」② 清・楊鳳輝《南皋筆記・卷一・梅卿》:「女郎應曰:『婢子梅卿,花樹之精也。孤芳自賞,知己寥寥。』」③ 清・蔣士銓《空谷香・第一齣》:「〔老旦〕:『蘭仙,你孤芳自賞,小劫乍經,此去塵寰,須索珍重!』」④ 清・蜀西樵也《燕臺花事錄・詠花》:「漫將空谷歎沈淪,荊棘叢中遠俗塵。領取孤芳惟自賞,多應寫照自傳神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自命清高,自我欣賞。  用在「超俗自賞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些畫都賣不出去,只好收起來孤芳自賞了。② 孤芳自賞的心情固然寂寞,但那一份自得卻不容侵犯。③ 我寫這幅字是用來孤芳自賞的,你們怎麼評價都無所謂。④ 古來聖賢多寂寞,這見解一時難有共鳴,我且孤芳自賞以待來日。⑤ 我看他不是孤芳自賞,而是自我吹噓吧!我就不覺得他有什麼能力。⑥ 他本來就頗自命不凡,所以舉止言談不屑流俗,孤芳自賞,並不足怪。⑦ 讀書人要以天下為己任,要是每個人都關起門來孤芳自賞,那讀書又有何用?
【辨似】  「孤芳自賞」及「自命不凡」都有自認不同凡俗的意思。  「孤芳自賞」是覺得自己特別清高而不同於凡俗;「自命不凡」則是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而不同於凡俗。
孤芳自賞自命不凡辨似例句
古來聖賢多寂寞,這見解一時難有共鳴,我且~以待來日。
她是有條件~,年紀輕輕的就得了兩塊奧運金牌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23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