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魚目混珠
释义
魚目混珠
注音ㄩˊ ㄇㄨˋ ㄏㄨㄣˋ ㄓㄨ拼音yú mù hùn zhū近義:以假亂真、濫竽充數反義:貨真價實關聯:魚目為珠、魚目混珍、魚目入珠、魚目亂珠
【釋義】以魚的眼珠混充珍珠。比喻以假亂真。#語本《韓詩外傳》。△「濫竽充數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韓詩外傳》(據《文選・卷四〇・牋・任昉・到大司馬記室》李善注引)《韓詩外傳》曰:「白骨類象,魚目似珠。」  ① 典故或見於漢・魏伯陽《參同契・同類合體章》、《尚書考靈耀》。② 象:此指象牙。  ▶ 漢・魏伯陽《參同契・同類合體章》植禾當以穀,覆雞用其卵。以類輔自然,物成易陶冶。魚目豈為珠,蓬蒿不成檟。▶ 《尚書考靈耀》(據《太平御覽・卷八六・皇王部一一・始皇帝》引)秦失金鏡,魚目入珠。
【典故】任昉(西元460∼508)字彥昇,南朝梁博昌人,仕宋、齊、梁三代。宋時,舉兗州秀才,拜太常博士。入齊,以文學為王儉所重,後任竟陵王記室參軍,為「竟陵八友」之一。齊末,蕭衍得勢,任為驃騎記室參軍,專主文翰。蕭衍代齊自立,是為梁武帝,任昉為義興、新安太守,有政聲。任昉博學多聞,於書無所不讀,聚書至萬餘卷,是當時著名的三大藏書家之一。曾見宮中內藏四部古籍篇卷紛雜,於是親自校讎勘定。任昉的文學成就,以善撰表、奏、書、啟著稱,當時王公表奏,無不請昉代筆,起筆即成,不加點竄,因而與以詩聞名的沈約合稱為「沈詩任筆」。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,寫了一篇〈到大司馬記室牋〉,來感謝朝廷的提拔。文中任昉極為自謙,形容自己只是像魚眼睛那樣毫無價值的人,卻被當作美玉一般來使用。唐人李善在注解時,引用了《韓詩外傳》為證,說明古人認為白色骨頭外觀看起來像象牙,魚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。後來「魚目混珠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以假亂真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張右史文集・卷三七・同文唱和・柳子文・詩呈同院諸公》:「得句酬數,忘言笑語稀。自慚初學步,魚目混珠璣。」② 明・宋登春〈荅子愿書〉:「物有似是而非,似非而是者,所以為難也。魚目混珠,非海客不能識之;燕石似玉,非良工不能辨之。」③ 明・朱誠泳〈送童世奇黃門回京〉詩:「近臣承詔下鑾坡,跋涉其如遠道何!魚目混珠須辯早,角弓入酒莫疑多。」④ 《濟公傳・第一七三回》:「我帶來三身官人的衣裳靴帽,你同你姐姐都換上,我也換上。濟公說了,見樓下旋風一起,你我就下樓逃走,這叫魚目混珠。」⑤ 清・孫星衍〈漢宮訪古〉詩:「阿房一炬成焦士,金銅仙人泣移處。長安所遇故物稀,片瓦千年出荒圃。……世人知寶宣德製,魚目混珠吁可悲。」⑥ 《花月痕・第一七回》:「采秋笑道:『魚有魚的目,蚌有蚌的珠;你要把蚌的珠,換魚的目,魚怎麼願呢?』癡珠含笑要答,劍秋拍掌大笑,道:『癡珠!他道你是魚目混珠,你該罰他一鍾酒!』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以假亂真。  用在「以假亂真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裡賣的魚翅真偽充斥,魚目混珠的贗品不少。② 這地攤貨很多魚目混珠,你得小心免得上當吃虧。③ 這些魚目混珠的野山人參鬚,是用蘿蔔鬚根製成的。④ 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來魚目混珠,欺騙不知情的顧客。⑤ 我這是金字招牌的祖傳救命金丹,豈容他人魚目混珠?⑥ 收藏古董要先培養鑑定能力,以免買到魚目混珠的假貨。⑦ 這遊戲就叫「魚目混珠」,請大家從盤子裡挑出真的化石。⑧ 我們要抵制仿冒品,絕不允許魚目混珠,侵犯智慧財產權。⑨ 只見大師走到畫作前一看,就說:「這是魚目混珠的假畫!」⑩ 這家公司為打擊對手,故意推出包裝相似的產品來魚目混珠,低價促銷。
【辨似】  「魚目混珠」及「濫竽充數」都有試圖矇混過關的意思。  「魚目混珠」側重於以假亂真;「濫竽充數」側重於以劣充數。
魚目混珠濫竽充數辨似例句
不肖商人想拿仿冒品來~,欺騙不知情的顧客。
這些繪作水準根本不夠,也敢~來參展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7:24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