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好高騖遠
释义
好高騖遠
注音ㄏㄠˋ ㄍㄠ ㄨˋ ㄩㄢˇ拼音hào gāo wù yuǎn反義:循序漸進、腳踏實地、實事求是、穩紮穩打關聯:貪高務遠、好高務遠
【釋義】騖,追求,從事。「好高騖遠」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。語本《宋史・卷四二七・道學列傳一・程顥》。△「好高務外」、「好高慕大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宋史・卷四二七・道學列傳一・程顥》顥資性過人,充養有道,和粹之氣,盎於面背,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,亦未嘗見其忿厲之容。……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,誠意至於平天下,洒掃應對至於窮理盡性,循循有序。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,卒無成焉。  ① 病:憂慮。② 騖:音ㄨˋ,追求、從事。② 卒:終究。
【典故】宋朝理學家程顥,字伯淳,號明道先生,和弟弟程頤合稱「二程」,開理學中之洛派。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,腳踏實地。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,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,終究落得沒有成就。後來「好高騖遠」這句成語就從「厭卑近而騖高遠」演變而出,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。「好高騖遠」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〈與錢孝直書〉,呂留良以「好高騖遠,事事求出人頭地」,直指錢孝直的缺點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牟巘〈黃提幹行狀〉:「每嘆學者好高騖遠,躐等凌節之病,故其教人必以致知格物為先,而主之以敬。」② 明・石𤥖〈送楊太僕序〉:「今天下之士好高騖遠,一知講求聖賢之學,率以吏治為俗務,往往不屑為之。」③ 清・呂留良〈與錢孝直書〉:「其根大約在好高騖遠,事事求出人頭地。」
【用法】  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空泛妄想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小明年輕有為,做事認真踏實,從不好高騖遠。② 像他這種好高騖遠的想法,是時下一般人的通病。③ 你應該從基礎做起,不可好高騖遠,妄想一步登天。④ 做任何事都必須打好基礎,像你這樣好高騖遠,終究一事無成。⑤ 如果你不改掉好高騖遠的習性,就算能力再強,也難以獲得別人的信任。⑥ 沒有人能一步登天,與其好高騖遠地去作白日夢,不如腳踏實地認真學習。⑦ 小王老愛好高騖遠地提出許多計畫,卻不肯按部就班地去實現,最後還是美夢成空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26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