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餘音繞梁
释义
餘音繞梁
注音ㄩˊ ㄧㄣ ㄖㄠˋ ㄌㄧㄤˊ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近義:六馬仰秣、迴腸盪氣關聯:餘響遶梁、繞梁之音、餘妙繞梁、餘音嫋嫋
【釋義】餘留的歌聲環繞屋梁,迴旋不去。語本《列子・湯問》。後用「餘音繞梁」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,餘味不絕;或用來形容話語之意味深長。△「響遏行雲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列子・湯問》薛譚學謳於秦青,未窮青之技,自謂盡之;遂辭歸。秦青弗止;餞於郊衢,撫節悲歌,聲振林木,響遏行雲。薛譚乃謝求反,終身不敢言歸。秦青顧謂其友曰:「昔韓娥東之,匱糧,過雍門,鬻歌假食,既去而餘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過逆旅,逆旅人辱之。韓娥因曼聲哀哭,一里老幼悲愁,垂涕相對,三日不食。遽而追之。娥還,復為曼聲長歌。一里老幼喜躍抃舞,弗能自禁,忘向之悲也。乃厚賂發之。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,放娥之遺聲。」  ① 韓娥: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。② 之:前往。③ 齊:指戰國齊國。地約當今山東省一帶。④ 匱:音ㄎㄨㄟˋ,缺乏、竭盡。⑤ 雍門:齊國的城門,地約當今山東省臨淄縣。⑥ 鬻歌假食:賣唱以賺取食糧。鬻,音ㄩˋ,賣。⑦ 梁欐:屋梁。即架在柱上,用來支撐屋頂的橫木。欐,音ㄌㄧˋ
【典故】《列子》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:相傳從前韓國有個女子韓娥,擁有一副好歌喉。有一次,她要前往齊國,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,因為旅費用盡,於是賣唱以賺取食物。她的歌聲極為優美動人,即使在她離去以後,人們都覺得歌聲依然繚繞在城門的梁柱之間,持續了三日都沒斷絕,就好像韓娥還未離去。《列子》文中是以「餘音繞梁欐,三日不絕」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,後來「餘音繞梁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,餘味不絕,如清代小說《老殘遊記・第二回》:「當年讀書,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,有那『餘音繞梁,三日不絕』的話,我總不懂。……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,才知古人措辭之妙。」是用「餘音繞梁」形容王小玉迴環轉折,直入雲霄的高妙唱工,後世在使用此一成語時,即以這個語義為主。但有時亦見用來形容話語的意味深長,如清代賀裳在《載酒園詩話》中評論歐陽修的古詩:「至若敘事處,滔滔汩汩,累百千言,不衍不支,宛如面談,亦其得也。所惜意隨言盡,無復餘音繞梁之意。」則是說歐陽修的敘事詩雖洋洋灑灑、滔滔不竭,但可惜意味不夠深遠,所以「意隨言盡」,沒有餘韻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賀裳《載酒園詩話・歐陽修》:「(歐公古詩)至若敘事處,滔滔汩汩,累百千言,不衍不支,宛如面談,亦其得也。所惜意隨言盡,無復餘音繞梁之意。」② 清・阮元《揅經室集・一集・卷五・標梁考》:「《列子》曰:『韓娥鬻歌,餘音繞梁。』惟其梁有空虛相架之處,故可云繞。」③ 《老殘遊記・第二回》:「當年讀書,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,有那『餘音繞梁,三日不絕』的話,我總不懂。……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,才知古人措辭之妙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,餘味不絕。  用在「歌聲優美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她那餘音繞梁的歌聲,真是令人難忘。② 她的歌聲優美,餘音繞梁,讓人回味不已。③ 聽完他的演奏,只覺餘音繞梁,久久不絕於耳。④ 他那高亢渾厚的嗓音,令人聽了有餘音繞梁的感覺啊!⑤ 音樂會早已結束,但那優美的絲竹之音,至今依然餘音繞梁。⑥ 只要回想起那天的晚會,腦海中就會出現她那餘音繞梁的美妙歌聲。⑦ 這場音樂會聚集了多位聲樂家,讓觀眾不但大飽耳福,而且深感餘音繞梁,回味無窮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21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