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大言不慚
释义
大言不慚
注音ㄉㄚˋ ㄧㄢˊ ㄅㄨˋ ㄘㄢˊ拼音dà yán bù cán近義:大吹大擂、夸夸其談、自吹自擂反義:不矜不伐關聯:不慚大言
【釋義】說大話而不感到難為情。語出宋・朱熹《四書章句集注・論語集注・憲問》。
【典源】▶ 宋・朱熹《四書章句集注・論語集注・憲問》《論語・憲問》:「子曰:『其言之不怍,則為之也難。』」朱熹・集注:「大言不慚,則無必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欲踐其言,豈不難哉?」  ① 慚:害臊、難為情。② 度:音ㄉㄨㄛˋ,考量。③ 踐:實現、履行。
【典故】「大言」是指誇大不實的言論。「大言不慚」指說大話而不覺羞愧。《論語》裡記載,子曰:「其言之不怍,則為之也難。」孔子的意思是:一個人說大話不覺得慚愧,做起來就會變得很困難。南宋的朱熹在為這段文字作注時寫到:講大話而不知羞愧的人,心裡必定沒有決心要完成它,因此根本不會考量自己能不能做到,要他實踐諾言不是很困難嗎?後來「大言不慚」就被用來形容人說大話而不覺羞愧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朱熹《論語集注・憲問》:「子曰:『其言之不怍,則為之也難。』大言不慚,則無必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欲踐其言,豈不難哉?」(源)② 《水滸傳・第一〇一回》:「今日聖駕未臨時,猶儼然上坐譚兵,大言不慚,病狂喪心。」③ 《封神演義・第二回》:「偶爾夤夜中賊奸計,輒敢在此躍武揚威,大言不慚。不日天兵一到,汝父子死無葬身之地。」④ 《初刻拍案驚奇・卷三九》:「及至來見他的,他們習著這些大言不慚的話頭,見神見鬼,說得活靈活現。」⑤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九三回》:「縣官在遠處請了一個道士,風風勢勢,大言不慚,說雷公是他外甥,電母是他的姪女,四海龍王都是他親戚朋友。」⑥ 《紅樓夢・第七八回》:「如此你念,我寫。不好了,我搥你那肉。誰許你先大言不慚了。」⑦ 《鏡花緣・第一八回》:「不過略略記得幾種,他就大言不慚,以為嚇人地步。」⑧ 《三俠五義・第五四回》:「似此行為,非強寇而何?還敢大言不慚,說俠義二字,豈不令人活活羞死,活活笑死!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人說大話而不感到難為情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言語誇大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論能力他表現平平,可是大言不慚的功夫倒是一流。② 老王最喜歡說些大言不慚的話,來吹捧自己的能力。③ 像他這種大言不慚的人,說話連一點可信度也沒有。④ 他老是愛在聚會場合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的豐功偉績。⑤ 老李平日就喜歡大言不慚,吹起牛來一點都不會臉紅。⑥ 說句大言不慚的話,這次要不是我出面,生意哪能做得這麼順利?⑦ 他仗著自己稍懂一點《易》理,便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個「未卜先知」。
【辨似】  慚,音ㄘㄢˊ。羞愧。不可寫作「漸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35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