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塞翁失馬
释义
塞翁失馬
注音ㄙㄞˋ ㄨㄥ ㄕ ㄇㄚˇ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近義:因禍得福反義:福過災生、樂極生悲關聯:北叟失馬、喪馬之翁、失馬塞翁、失馬翁
【釋義】比喻暫時受到損失,卻因禍得福,終於得到好處。典出《淮南子・人間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淮南子・人間》近塞上之人,有善術者,馬無故亡而入胡,人皆弔之。其父曰:「此何遽不為福乎?」居數月,其馬將胡駿馬而歸,人皆賀之。其父曰:「此何遽不能為禍乎?」家富良馬,其子好騎,墮而折其髀,人皆弔之。其父曰:「此何遽不為福乎?」居一年,胡人大入塞,丁壯者引弦而戰,近塞之人,死者十九,此獨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。故福之為禍,禍之為福,化不可極,深不可測也。  ① 善術者:擅長養馬技術的人。② 亡而入胡:逃到北方胡人聚居的地方。亡,音ㄨㄤˊ,逃跑。③ 弔:慰問。④ 何遽:如何。⑤ 將:帶領。
【典故】邊塞附近有個善於養馬的人,一天,他的馬忽然逃到胡地去了。鄰人們都前來安慰他,他父親卻不在意地說:「這沒什麼好難過的,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,正是我們的福氣呢!」過了幾個月,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。鄰人都來道賀,但是他父親卻說:「這也不必太高興,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呢!」果然不久老翁的兒子,在騎馬時跌斷了腿。鄰人又趕來慰問。老翁說:「腿跌斷了,怎知不是我們的福氣呢!」過了一年胡人入侵,當地年輕人都被召去作戰,十分之九的人不幸戰死;老翁的兒子卻因為瘸腿,保全了性命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」或「塞翁失馬」,用來比喻因禍得福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陸游〈長安道〉詩:「士師分鹿真是夢,塞翁失馬猶為福。」② 宋・曾慥《類說・卷一七》引宋・魏泰《東軒雜記・失馬斷蛇》:「(曾魯公)曾布為三司使,論市易被黜,魯公有柬別之,曰:『塞翁失馬,今未足悲,楚相斷蛇,後必有福。』」③ 清・趙翼〈述菴司寇新刻大集見貽展誦之餘為題長句兼懷亡友璞函〉詩:「塞翁失馬何足惜,先生奇遭在削籍。」④ 《儒林外史・第四〇回》:「人說『塞翁失馬』,未知是福是禍。前日要不為追賠,斷斷也不能回家。父親送終的事,也再不能自己親自辦。可見這番回家,也不叫做不幸。」⑤ 《鏡花緣・第七回》:「處士有志未遂,甚為可惜。然『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』。此後如棄浮幻,另結良緣,四海之大,豈無際遇?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暫時受到損失,卻因禍得福,終於得到好處。  用在「因禍得福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失敗為成功之母,不正好闡釋了塞翁失馬的道理嗎?② 眼前吃點虧不用太沮喪,要知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?③ 他丟了舊車,保險公司賠他一部新車,真可說是塞翁失馬。④ 你沒趕上那班飛機,可說是塞翁失馬;因為飛機起飛不久,就失事了。⑤ 你也不必為丟了這份設計圖而難過,所謂塞翁失馬,說不定可以想出更好的點子。⑥ 他就是因為沒考上大學,才有機會闖出今天這番局面;真是「塞翁失馬,安知非福」呀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48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