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堂堂正正
释义
堂堂正正
注音ㄊㄤˊ ㄊㄤˊ ㄓㄥˋ ㄓㄥˋ拼音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近義:光明正大、光明磊落反義:鬼鬼祟祟
【釋義】堂堂,壯盛;正正,嚴整。「堂堂正正」指軍陣強大整齊。語本《孫子・軍爭》。後用「堂堂正正」形容光明正大。△「以逸待勞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孫子・軍爭》三軍可奪氣,將軍可奪心。是故朝氣銳,晝氣惰,暮氣歸。故善用兵者,避其銳氣,擊其惰歸,此治氣者也。以治待亂,以靜待譁,此治心者也。以近待遠,以佚待勞,以飽待飢,此治力者也。無邀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,此治變者也。  ① 邀:迎擊。② 正正之旗:嚴整的旗幟。比喻軍容整齊。③ 堂堂之陳:壯大的陣容。陳,音ㄓㄣˋ,同「陣」,軍隊作戰時布置的隊伍行列。④ 治變:掌握機動靈活的戰術。
【典故】《孫子》一書為春秋孫武所撰,為古代兵書之一,內容分析戰爭形勢,探討軍事作戰策略、方式,為歷代兵書之祖。〈軍爭〉一篇從「治氣」、「治心」、「治力」、「治變」等幾個角度談作戰方法:所謂「治氣」,指選擇時機,在敵軍期待歸返,最為鬆懈時發動攻擊;所謂「治心」,指在敵方軍心渙散、不安時發動攻擊;所謂「治力」,指避免長途遠征,休養生息以迎戰疲憊不堪的敵軍;所謂「治變」,則指當敵軍軍容整齊壯盛時,應避其鋒芒。其中對於「治變」一項,孫文原云:「無邀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。」此處「陳」同「陣」,是陣容的意思。「正正之旗」、「堂堂之陳」就是用來形容嚴整壯盛的軍容。後來「堂堂正正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如宋・陳亮〈酌古論四・李靖〉:「其陣堂堂,其旗正正,此非正兵不能然也。」也是用來形容軍容之壯盛。但除此之外,還見有另外的引申義,如清末劉鶚撰著的小說《老殘遊記・第一一回》:「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,他卻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。」其中「堂堂正正」則是用來形容光明正大,此亦為現今使用的語義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陳亮《陳亮集・卷八・酌古論四・李靖》:「其陣堂堂,其旗正正,此非正兵不能然也。」② 《封神演義・第九四回》:「堂堂正正之師,弔民伐罪之旅。」③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六八回》:「婦女們有那堂堂正正的布施,這是不怕公婆知道,不怕丈夫拘管。」④ 《老殘遊記・第一一回》:「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,他卻也有一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。」⑤ 清・梁紹壬《兩般秋雨盦隨筆・卷三・子同生》:「聖人一筆一削,堂堂正正,豈有以曖昧之事,疑其君父者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光明正大。  用在「坦然正當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每個人都應該堂堂正正地做人,不要有辱所生。② 你平時行事若是堂堂正正,現在就不會讓人起疑心。③ 老師從小教導我們,做人要堂堂正正,不可以做違法犯紀的事。④ 一個堂堂正正的主管,怎麼能夠對下屬的胡作非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?⑤ 當年他犯下重罪,如今終於服刑期滿,家人無不期待他從此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18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