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坐以待斃
释义
坐以待斃
注音ㄗㄨㄛˋ ㄧˇ ㄉㄞˋ ㄅㄧˋ拼音zuò yǐ dài bì近義:引頸受戮、束手待斃、束手就擒反義:困獸猶鬥、垂死掙扎、負嵎頑抗關聯:坐而待死、坐待焚滅、坐而待弊、坐而待斃、安坐待斃
【釋義】坐著等死。比喻面臨危難,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,只坐等敗亡。#語本《管子・參患》。△「束手就擒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管子・參患》得眾而不得其心,則與獨行者同實;兵不完利,與無操者同實;甲不堅密,與俴者同實。弩不可以及遠,與短兵同實;射而不能中,與無矢者同實;中而不能入,與無鏃者同實。將徒人,與俴者同實;短兵待遠矢,與坐而待死者同實。故凡兵有大論,必先論其器,論其士,論其將,論其主。故曰:器濫惡不利者,以其士予人也;士不可用者,以其將予人也;將不知兵者,以其主予人也;主不積務於兵者,以其國予人也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三國蜀・諸葛亮〈後出師表〉。② 短兵: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。  ▶ 三國蜀・諸葛亮〈後出師表〉(據《諸葛亮集・文集・卷一》引)先帝慮漢、賊不兩立,王業不偏安,故託臣以討賊也。以先帝之明,量臣之才,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;然不伐賊,王業亦亡,惟坐待亡,孰與伐之?是故託臣而弗疑也。
【典故】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。他主張國富兵強的理論,在政治、經濟、軍事等許多領域都有卓著的建樹。《管子・參患》一篇強調了軍隊建設與修明政治、發展經濟應緊密結合。本文主要在說明:擁有廣大的軍隊,卻不得軍心,和自己一個人單獨作戰是沒有什麼不同的;兵器不完備鋒利,就和沒有任何武器是一樣的;鎧甲不堅固細密,就和不穿鎧甲的人是一樣的。同理可證,用較短的兵器,去迎擊從遠方射來的箭,就等於是「坐以待死」(坐著等死),因此要在戰爭中贏得勝利,就必須講求兵器的銳利、將士的素質,以及主帥領導的方法。後來「坐以待斃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面臨危難,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,只坐等敗亡。
【書證】① 《金史・卷一一四・白華列傳》:「歸德城雖堅,久而食盡,坐以待斃,決不可往。」② 《水滸傳・第一〇八回》:「楊志、孫安、卞祥與一千軍士,馬罷人困,都於樹林下坐以待斃。」③ 《說唐演義・第一五回》:「相公還須打點主意,決不可束手無策,坐以待斃。」④ 《隋唐演義・第六回》:「但如今世界止憑才貌,不足以勘平禍亂,如遇患難,此輩咬文嚼字之人,只好坐以待斃,何足為用?」⑤ 《鏡花緣・第四〇回》:「太后因貧寒老媼,肩不能擔,手不能提;既無六親之靠,又乏薪水之資;每逢飢寒,坐以待斃,情實堪傷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面臨危難,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,只坐等敗亡。  用在「自我放棄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敵人侵略我國,我們當然要奮起抵抗,豈能坐以待斃?② 縱然被敵人包圍,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,必須設法突圍。③ 不管如何,我們要先設法度過眼前的難關,怎可坐以待斃?④ 他面對這樣大的危機,卻不設法解決,難道想坐以待斃?⑤ 甲板都快斷裂了,如果現在還不棄船逃生,就只好坐以待斃!⑥ 事情都如此急迫了,還不趕緊想辦法解決,難道坐以待斃不成?⑦ 現在我軍已經彈盡援絕,如果不能馬上突圍,就只能坐以待斃了。⑧ 雖然處境艱險,但大家這種坐以待斃的態度未免過於消極,總要先盡人事而後才待天命吧?
【辨似】  斃,音ㄅㄧˋ。死的意思。雖通作「弊」,但今已不用。  「坐以待斃」及「束手就擒」都有面臨危難不去解決的意思。  「坐以待斃」側重於不採取任何措施,任憑災禍發生;「束手就擒」側重於不加抵抗,甘願認輸。
坐以待斃束手就擒辨似例句
事情都如此急迫了,不加緊想辦法解決,我們難道要~不成?
歹徒一見警察到來,立即丟下槍,~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8:17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