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四通八達
释义
四通八達
注音ㄙˋ ㄊㄨㄥ ㄅㄚ ㄉㄚˊ拼音sì tōng bā dá近義:四會五達、暢通無阻反義:山重水複、路絕人稀、斷潢絕港關聯:四通五達、八達四通
【釋義】四方相通的道路。形容交通便利。#語本《史記・卷九七・酈生陸賈列傳・酈食其》。後亦用「四通八達」指人。亦用於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、融會貫通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史記・卷九七・酈生陸賈列傳・酈食其》沛公至高陽傳舍,使人召酈生。酈生至,入謁,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,而見酈生。酈生入,則長揖不拜,曰:「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?且欲率諸侯破秦也?」沛公罵曰:「豎儒!夫天下同苦秦久矣,故諸侯相率而攻秦,何謂助秦攻諸侯乎?」酈生曰:「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,不宜倨見長者。」於是沛公輟洗,起攝衣,延酈生上坐,謝之。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。沛公喜,賜酈生食,問曰:「計將安出?」酈生曰:「足下起糾合之眾,收散亂之兵,不滿萬人,欲以徑入強秦,此所謂探虎口者也。夫陳留,天下之衝,四通五達之郊也,今其城又多積粟。臣善其令,請得使之,令下足下。即不聽,足下舉兵攻之,臣為內應。」於是遣酈生行,沛公引兵隨之,遂下陳留。號酈食其為廣野君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晉・程本《子華子・晏子問黨》。② 陳留:漢縣名。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之南,瀕惠濟河南岸。③ 衝:音ㄔㄨㄥ,交通要道。  ▶ 晉・程本《子華子・晏子問黨》且齊之為國也,表海而負嵎,輪廣隈澳,其塗之所出,四通而八達,游士之所湊也。
【典故】「四通八達」原作「四通五達」。秦末辯士酈食其(ㄧˋ ㄐㄧ),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,談論起天下局勢,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:「夫陳留,天下之衝,四通五達之郊也。」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,不如先占領陳留,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,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。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,可以幫忙游說。後來「四通八達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交通便利。較早的書證如:晉人程本《子華子・晏子問黨》:「且齊之為國也,表海而負嵎,輪廣隈澳,其塗之所出,四通而八達,游士之所湊也。」此外在《抱朴子・外篇・刺驕》:「聞之漢末,諸無行。自相品藻次第,群驕慢傲,不入道檢者,為都魁雄伯,四通八達。」「四通八達」指晉代光逸、謝鯤、阮放、畢卓、羊曼、桓彝、阮孚、胡毋輔之八人。而《朱子語類・卷一一・學・讀書法下》:「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,須是周匝。看得四通八達,無些窒礙,方有進益。」「四通八達」一詞的意思則是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、融會貫通。
【書證】① 晉・程本《子華子・晏子問黨》:「且齊之為國也,表海而負嵎,輪廣隈澳,其塗之所出,四通而八達,游士之所湊也。」② 《抱朴子・外篇・刺驕》:「聞之漢末,諸無行。自相品藻次第,群驕慢傲,不入道檢者,為都魁雄伯,四通八達。」③ 《晉書・卷一二七・慕容德載記》:「滑臺四通八達,非帝王之居。且北通大魏,西接強秦,此二國者,未可以高枕而待之。」④ 宋・蘇軾〈論綱梢欠折利害狀〉:「今之京師,古所謂陳留,四通八達之地,非如雍、洛有山河之險足恃也。」⑤ 《朱子語類・卷一一・學・讀書法下》:「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,須是周匝。看得四通八達,無些窒礙,方有進益。」⑥ 《宋史・卷四二一・陳宗禮列傳》:「願四通八達以來正人,毋但旁蹊曲逕類引貪濁。」⑦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一九回》:「他那院裡同住著一大些人,其餘又燒得四通八達的,沒個背淨去處,這可成了『賴象嗑瓜子,眼飽肚中飢』的勾當!」⑧ 《清史稿・卷一五一・交通二・輪船》:「若鎮揚、鎮浦、蘇杭、蘇滬、常鎮各航路,四通八達,往往為外人所經營,其公司多不過數萬金,視軌路之動需千百萬者,難易迥殊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四方相通的道路。  用在「到處可通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現在一些偏遠地方都還能看到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,地底下四通八達的隧道。② 要成為繁榮的大城市,擁有四通八達的道路是必要條件。▶   形容交通便利。  用在「交通便利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臺北市自從捷運網完成後,就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大城市。② 這裡的交通四通八達,又位居市中心,向來是商家必爭之地。③ 以島嶼型的國家而言,有無四通八達的交通,是影響國家經濟的重要關鍵。④ 香港先天地理位置優越,加上後天的建設,一直是海、陸、空的轉運站,交通四通八達,非常便利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52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