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隨心所欲 |
释义 | 隨心所欲㊣ 注音:ㄙㄨㄟˊ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ㄩˋ拼音:suí xīn suǒ yù近義:為所欲為反義:身不由己關聯:從心所欲、恣心所欲、縱心所欲 【釋義】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。語本《論語・為政》。 【典源】▶ 《論語・為政》子曰: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踰矩①。」注 ① 踰矩:超越常規,不守規矩。踰,音ㄩˊ。 【典故】「隨心所欲」原作「從心所欲」,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《論語》一書中。《論語》是一部語錄體散文,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、時人,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,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,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。〈為政〉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,他說:「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,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,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,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,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,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,而且不會踰越法度。」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,當人修養到極致,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,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,而不會有所違逆。可知「從心所欲,不踰矩」,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最終目標。「隨心所欲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。但後來在使用這句成語時,有時會轉用於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負面表述。 【書證】① 《紅樓夢・第九回》:「寶玉終是不安本分之人,一味的隨心所欲。」② 《鏡花緣・第六回》:「世上無論何事,若人力未盡,從無坐在家中,就能平空落下隨心所欲事來。」③ 《三俠五義・第一二回》:「只因侯爺搶了金玉仙來,這婦人至死不從,侯爺急的沒法。是我在旁說道:『可以配藥造酒,管保隨心所欲。』侯爺聞聽,立刻叫我配酒。」 【用法】義 比喻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。類 用在「隨意而行」的表述上。例 ① 李先生計畫退休以後,隨心所欲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。② 如果你再這樣隨心所欲放縱下去,將會蹉跎掉寶貴的時光。③ 踏入社會後,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隨心所欲地放任自己了。④ 每個人都想過隨心所欲的生活,卻很少人能夠擺脫現實的束縛。⑤ 家中富有加上父母的溺愛,小王總是隨心所欲地吃喝玩樂而不求上進。⑥ 只要是正當的休閒,我們都應該讓青少年隨心所欲,發揮自己的才華。⑦ 直到他躺在病床上,一切都不能隨心所欲時,他才體會到健康的重要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