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陽奉陰違
释义
陽奉陰違
注音ㄧㄤˊ ㄈㄥˋ ㄧㄣ ㄨㄟˊ拼音yáng fèng yīn wéi近義: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、兩面三刀反義:心口如一、言行一致、表裡如一關聯:陽奉陰忮
【釋義】陽,表面上;陰,暗地裡。「陽奉陰違」指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,暗地裡卻違反不照辦。語出明・范景文〈革大戶行召募疏〉。△「口是心非」
【典源】▶ 明・范景文〈革大戶行召募疏〉(據《明臣奏議・卷三九》引)官自經手,官自留心。金錢無所容其穴窟,倉箱無所容其耗蠹,郵驛支應無所容其冒破,在民免于害,而官亦并受其利,所慮失利者,獨胥徒耳。置官以為民,豈為胥徒哉?如有日與胥徒而陽奉陰違,名去實存者,斷以白簡隨其後。從此百姓自辦正稅而外,足不至官府,目不見青衣,日惟含哺鼓腹以嬉遊于化日,是亦一時華胥也。  ① 胥徒:小吏。② 比:音ㄅㄧˋ,結黨營私。③ 白簡:彈劾的奏章。
【典故】「陽奉陰違」就是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,私底下卻違反不照辦。這句成語常用來描述官場中人物。例如明代范景文〈革大戶行召募疏〉中建議大力興革當時官富民貧、官逸民勞的缺失。他認為一切差役都應歸之於官,由官員募員負責。如此一來,每項工作都有經手負責的官員,自會留心。無論是收入的金錢、倉庫的糧食、各項送往迎來等等所需必是一清二楚,不容造假。這種做法官民兩蒙其利,唯一會抱怨的就只有原來幫忙官員操控一切的小吏。但是國家設官,本就不是為了這些人。因此假如有官員仍然和這些小吏私相勾結,對法令表面遵循,私底下卻私心亂法的,要立即予以彈劾。相信從此以後,百姓只要依法納稅,就可以足不進官府,眼不見那些苛擾的小吏了。每天安居樂業,悠閒地生活,這不就是理想的社會嗎?范景文文中就用到了「陽奉陰違」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范景文〈革大戶行召募疏〉:「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,名去實存者,斷以白簡隨其後。」(源)② 清・湯斌〈嚴禁徵收錢糧勒索火耗私派之弊以恤民艱以清賦稅告諭〉:「此等弊竇,在從前督撫歷經嚴禁,稍為斂戢者固有,而陽奉陰違者實多。」③ 《官場現形記・第三三回》:「勸戒屬員,嗣後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;倘若陽奉陰違,定行參辦不貸。」④ 《官場現形記・第四七回》:「亦曾當面勸過他,無如卜知府陽奉陰違,也就奈何他不得。」⑤ 《清史稿・卷一〇二・食貨志一》:「顧日久法疏,或指地稱貸,或支用長租,陽奉陰違,胥役訛索句結,弊遂叢生。」⑥ 《清史稿・卷一二六・河渠志一》:「俟松年所遣員弁到工,即責成該工員等一手經理,剋期完工,保全大局。……倘敢陽奉陰違,有心貽誤,一經驗實,應請便宜行事,即將該員弁正法工次,以為罔上殃民者戒。」
【用法】  表面上裝著遵守奉行,暗地裡卻違反不照辦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虛意應付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公務人員應該依法行事,不可陽奉陰違。② 他這種陽奉陰違的做法,遲早會東窗事發。③ 我們應澈底執行上級的命令,不可陽奉陰違。④ 對於學校的規定,他一向陽奉陰違,也難怪會被記過。⑤ 其實他也不是存心陽奉陰違,只是不太認同這些刻板的規定。⑥ 下屬對上級的命令要確實執行,絕不容許有陽奉陰違的情形發生。⑦ 他對教練的話陽奉陰違,以致於戰術運用一團糟,令大家氣憤不已。
【辨似】  「陽奉陰違」及「口是心非」都有表裡不一的意思。  「陽奉陰違」一般用在下級對上級時,且側重於行事前後不一;「口是心非」使用對象較廣,但側重於言語與心意不一。
陽奉陰違口是心非辨似例句
公務人員應該依法行事,不可~。
這種沒有誠意、~的道歉,我無法接受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7:24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