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開門見山
释义
開門見山
注音ㄎㄞ ㄇㄣˊ ㄐㄧㄢˋ ㄕㄢ拼音kāi mén jiàn shān近義:直截了當、單刀直入、開宗明義反義:拐彎抹角、閃爍其詞
【釋義】一開門就見到對門的山巒。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接了當,一開始就進入正題。※語或出宋・嚴羽《滄浪詩話・詩評》。△「開宗明義」
【典源】▶ ※宋・嚴羽《滄浪詩話・詩評》太白發句,謂之開門見山。
【典故】宋人嚴羽在他的《滄浪詩話》中評論各詩人的作品,在說到李白時寫道:「太白發句,謂之開門見山。」意思是說:李白因為個性豪放,所寫的詩常是一開頭就切入主題。而「開門見山」的意思,從字面來看,就是打開門就看見峻秀的青山,也可用來形容風景優美。像唐代劉得仁的〈青龍寺僧院詩〉有云:「此地堪終日,開門見數峰。」講的就是僧院風景,開門見青山,可以讓人流連終日,捨不得離開。宋代戴復古也有「瀟瀟灑灑屋三間,日日開門見好山」的詩句,形容友人蔡仲卿的青在堂景致宜人。明代的張岱有篇〈快園記〉,描述快園的景色:「開門見山,開牖見水。」也就是面對青山綠水的意思。因為推開門就能看到對門的山,所以引申出「直接了當」的意思;後來「開門見山」多被用來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接了當,一開始就進入正題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嚴羽《滄浪詩話・詩評》:「太白發句,謂之開門見山。」(源)②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六回》:「舉起雙拳,先在他面門前一幌,這叫作『開門見山』,卻是個花著兒。」③ 清・李漁《閒情偶寄・卷三・詞曲部・格局》:「予謂詞曲中開場一折,即古文之冒頭、時文之破題,務使開門見山,不當借帽覆頂。」④ 《歧路燈・第二回》:「說話要開門見山,譚兄之意,欲以世兄讀書之事,煩潛老照管哩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一開門就見到山巒。  用在「景致美好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所房屋,開門見山,開牖見水,環境優美。② 住在這裡,最令人心醉的就是開門見山,與陶淵明更有把酒東籬的心契。▶   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,一開始就進入正題。  用在「言談直爽」、「直入主題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個問題,咱們今天不妨就開門見山地談個明白。② 我是個直腸子的人,說話向來開門見山,直言無諱。③ 我不習慣聽人說話拐彎抹角,您就開門見山說明來意吧!④ 寫作論說文,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破題,也是常見的技巧。⑤ 蘇洵的〈六國〉採用開門見山的破題方式,顯得簡潔有力。⑥ 事不宜遲,請你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的意思,不要繞彎子。⑦ 既然大家都是多年老友,我就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,不再客氣了。⑧ 這部小說用開門見山的筆法寫成,一開始就把主角的個性和盤托出。⑨ 你如果有什麼高見,就請開門見山地說出來,別再拐彎抹角,浪費口舌了。⑩ 他的演說開門見山切入主題,鞭辟入裡;你的講評畫龍點睛,為他增光不少。
【辨似】  「開門見山」及「開宗明義」都有一開始就把主旨表達清楚的意思。  「開門見山」側重於直接切入正題;「開宗明義」側重於揭示主旨。
開門見山開宗明義辨似例句
我不習慣聽人說話拐彎抹角,您就~說明來意吧!
在這本書的首章,作者~地說明了他創作的旨意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44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