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開誠布公
释义
開誠布公
注音ㄎㄞ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拼音kāi chéng bù gōng近義:肝膽相照、推心置腹、開心見誠、推誠相見反義:明爭暗鬥、虛情假意、鉤心鬥角、爾虞我詐關聯:推誠布信、開布誠信、推誠布公
【釋義】敞開胸懷,提出公正客觀的見解。比喻誠意待人,坦白無私。語本《三國志・卷三五・蜀書・諸葛亮傳》。△「開心見誠」
【典源】▶ 《三國志・卷三五・蜀書・諸葛亮傳》諸葛亮之為相國也,撫百姓,示儀軌,約官職,從權制,開誠心,布公道;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,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,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,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;善無微而不賞,惡無纖而不貶;庶事精練,物理其本,循名責實,虛偽不齒;終於邦域之內,咸畏而愛之,刑政雖峻而無怨者,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。可謂識治之良才,管、蕭之亞匹矣。然連年動眾,未能成功,蓋應變將略,非其所長歟!  ① 諸葛亮:西元181∼234,字孔明,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(今山東省沂水縣)。避亂荊州,劉備三訪其廬乃出。為人足智多謀,忠心耿耿。曾敗曹操於赤壁。劉備歿,輔助後主劉禪,封武鄉侯。志在攻魏以復中原,乃東和孫權,南平孟獲,與魏長期爭戰,後鞠躬盡瘁,卒於軍中,諡號忠武。有《諸葛武侯集》。② 相國:秦漢等朝所置的宰相職位。後沿為宰相的通稱。③ 儀軌:法度規範。④ 服罪輸情:坦承自己所犯的罪行,並誠心改過向善。⑤ 游辭巧飾:用沒有根據的言辭掩飾罪行,虛偽狡詐。
【典故】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。東漢末年,他隱居耕讀,劉備聽說他的才能,於是三顧茅廬,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。諸葛亮執政期間,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。陳壽在《三國志》的〈諸葛亮傳〉中,對諸葛亮非常推崇,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,能夠「開誠心,布公道」,以真心對待部屬,處事大公無私,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。即便他「用法嚴峻」,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。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,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。因此,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、蕭何差不多的人物。後來「開誠布公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誠意待人,坦白無私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文天祥〈己未上皇帝書〉:「宰相以其開誠布公之歲月,弊弊焉於調遣科降之間。」② 宋・許月卿〈次韻陳肇芳竿贈李相士〉詩:「集思廣益真宰相,開誠布公肝膽傾。」③ 《續資治通鑑・卷一六二・宋紀一六二・寧宗嘉定十四年》:「與之開誠布公,戒以同心體國之大義,人人悅服,軍政始立。」④ 《清史稿・卷一五八・邦交志・日本》:「兩國和誼,載在盟府,永矢弗諼。本大臣敢不開誠布公,以效愚者之一得,惟高明裁察見覆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誠意待人,坦白無私。  用在「真誠相待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她這一番開誠布公的話,證實了她對他的心意。② 我希望你們開誠布公地談一談,以化解彼此的誤會。③ 我現在想開誠布公地跟你說幾句話,希望你能靜下心來聽。④ 經理的成功就在於他對屬下能開誠布公,處事向來透明合理。⑤ 由於校長對主管調派任用一向開誠布公,因此從來沒有人不服。⑥ 我希望大家能開誠布公,有話放到檯面上來談,不要在背後嘀嘀咕咕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50: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