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同舟共濟
释义
同舟共濟
注音ㄊㄨㄥˊ ㄓㄡ ㄍㄨㄥˋ ㄐㄧˋ拼音tóng zhōu gòng jì近義:同心同德、同心協力、同甘共苦、休戚相關、休戚與共、和衷共濟、禍福與共反義:分崩離析、各行其是、同床異夢、離心離德關聯:同舟而濟、同船濟水
【釋義】同乘一條船渡河,比喻同心協力,戰勝困難。語本《孫子・九地》。△「風雨同舟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孫子・九地》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。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,擊其首則尾至,擊其尾則首至,擊其中則首尾俱至。敢問:「兵可使如率然乎?」曰:「可。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,當其同舟而濟,遇風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是故方馬埋輪,未足恃也;齊勇若一,政之道也;剛柔皆得,地之理也。故善用兵者,攜手若使一人,不得已也。」  ① 惡:音ㄨˋ,憎恨、討厭。
【典故】「同舟共濟」原作「同舟而濟」。《孫子・九地》曾說到用兵要如「率然」。「率然」是生活在會稽常山的大蛇,如果攻擊牠的頭,尾巴就會來救應;攻擊牠的尾巴,頭部就來救應;攻擊牠的腰部,頭尾都會一起來救應。孫子認為善於用兵作戰的,指揮軍隊,也可以用這樣的做法。像吳、越兩國的人,一直是世仇,但是當他們同坐一條船,在遇到風雨的時候,也一定會團結一致,互相救助,如同左右手一般,合作無間,同心協力地度過難關。後來「同舟共濟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同心協力,戰勝困難。在古籍文獻裡,也另有類似的詞語,《鄧析子・無厚》云:「同舟渡海,中流遇風,救患若一,所憂同也。」意思是在同一艘船中,遇到風雨時,因為大家所擔憂的同樣是害怕失去生命,因此便會互相團結,共度難關。語義和《孫子・九地》是相近的。
【書證】① 《三國志・卷二八・魏書・王毋丘諸葛鄧鍾傳・毋丘儉》裴松之注引〈與郭淮書〉:「然同舟共濟,安危勢同,禍痛已連,非言飾所解,自公侯所明也。」② 唐・裴鉶《傳奇・裴航》:「但喜與郎君同舟共濟,無以諧謔為意耳。」③ 《宋史・卷四〇七・呂午列傳》:「邊閫角立,當協心釋嫌,而乃幸災樂禍,無同舟共濟之心。」④ 《醒世恆言・卷二三・金海陵縱欲亡身》:「彌勒遂心生一計,詐言鬼魅相侵,夜半輒喊叫不止。相從諸婢,無可奈何,只得請迪輦阿不同舟共濟,果爾寂然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同心協力,戰勝困難。  用在「共同奮鬥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如今國難當前,全國人民要同舟共濟,奮發圖強。② 我們就像同舟共濟的兄弟,有福共享,有難同當。③ 此次水患嚴重,所幸居民能夠同舟共濟,才能平安度過危險。④ 公司經營陷入困境,唯有大家同舟共濟,共體時艱,才能轉危為安。⑤ 急流泛舟開始時,領隊說這一段路程大家要同舟共濟,否則會翻船。⑥ 如今大家就像同搭一條船,若不能同舟共濟,就難以克服路上種種的困難。⑦ 這場比賽十分驚險,多虧所有球員發揮了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,終於贏得勝利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7/1 0:52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