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同病相憐
释义
同病相憐
注音ㄊㄨㄥˊ ㄅㄧㄥˋ ㄒㄧㄤ ㄌㄧㄢˊ拼音tóng bìng xiāng lián近義:同憂相救、兔死狐悲、物傷其類、惺惺相惜反義:同行必妒關聯:同病相矜、相憐同病
【釋義】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語出漢・趙曄《吳越春秋・闔閭內傳》。△「同憂相救」、「物傷其類」
【典源】▶ 漢・趙曄《吳越春秋・闔閭內傳》闔閭見白喜而問曰:「寡人國僻遠,東濱海,側聞子前人為楚荊之暴怒,費無忌之讒口,不遠吾國,而來於斯,將何以教寡人?」喜曰:「楚國之失虜,前人無罪,橫被暴誅。臣聞大王收伍子胥之窮厄,不遠千里,故來歸命,惟大王賜其死。」闔閭傷之,以為大夫,與謀國事。吳大夫被離承宴問子胥曰:「何見而信喜?」子胥曰:「吾之怨,與喜同。子不聞〈河上歌〉乎?『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驚翔之鳥,相隨而集。瀨下之水,回復俱流。』胡馬望北風而立,越鷰向日而熙,誰不愛其所近,悲其所思者乎?」被離曰:「君之言外也,豈有內意,以決疑乎?」子胥曰:「吾不見也。」被離曰:「吾觀喜之為人,鷹視虎步,專功擅殺之性,不可親也。」子胥不然其言,與之俱事吳王。  ① 同憂相救:有相同憂戚的人互相救助。見「同憂相救」。② 瀨:沙或石上淺而急的流水。
【典故】《吳越春秋》這本書,記載了春秋時吳、越兩國的歷史。伍子胥原為楚國大臣,楚王聽信讒言殺害其父兄,伍子胥因而逃到吳國,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。後來楚國的白喜也因其祖父被讒言所陷,遭平王殺害,而投奔到吳國。伍子胥向吳王引見他,使他也同樣受到闔閭的重用,並常與之商討國事。吳國的另一大臣被離相當不解,便問伍子胥說:「您為何初見白喜就如此信任他?」伍子胥回答:「這是因為我的遭遇和白喜一樣。你應該聽過〈河上歌〉吧?裡面有一段歌詞說:『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』就好像受驚的群鳥,聚集而飛;受阻的流水,回旋聚合。我這樣是同病相憐。有誰不會因思念故鄉,而更同情和自己有類似遭遇的同鄉呢?」「同病相憐」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,被用來指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
【書證】① 漢・趙曄《吳越春秋・闔閭內傳》:「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驚翔之鳥,相隨而集。瀨下之水,回復俱流。」(源)② 南朝梁・劉峻〈廣絕交論〉:「同病相憐,綴〈河上〉之悲曲;恐懼置懷,昭〈谷風〉之盛典。」③ 唐・白居易〈戲贈夢得兼呈思黯〉詩:「顧我獨狂多自哂,與君同病最相憐。」④ 《紅樓夢・第四五回》:「我雖有個哥哥,你也是知道的;只有個母親,比你略強些。咱們也算同病相憐!」⑤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八回》:「後來聽到他令尊的那番委屈,又與我父親所遭的冤枉大略相同。因此我從這任俠尚義之中,又動個同病相憐之意,便想救他這場大難。」⑥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六九回》:「暗想我父親去世那年,我也只得十五歲,也是出門去運靈柩回家的;此人可謂與我同病相憐的了。」
【用法】  有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。  用在「同情互助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對同病相憐的朋友,總是甘苦與共,感情十分深厚。② 他們兩個都被失業所苦,彼此同病相憐,經常互吐苦水。③ 你們不要光是同病相憐,更要互相鼓勵,才能早日走出困境。④ 他們從小一起在育幼院長大,因此彼此總是同病相憐,互相扶持。⑤ 他們兩個同時名落孫山,只好同病相憐,彼此安慰將來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。⑥ 他們真是一對同病相憐的苦難街友,同樣受過高等教育,卻都失業飽受飢寒之苦。⑦ 他們一樣父母早亡,如今同在一家公司服務,當然很容易同病相憐,彼此結為好友。
【辨似】  「同病相憐」及「物傷其類」都指為同類的不幸遭遇而難過。  「同病相憐」側重於雙方都在相同的處境下;「物傷其類」側重於自身未遭不幸,但因受害者同屬一類而有所感傷。
同病相憐物傷其類辨似例句
他們從小一起在育幼院長大,因此彼此總是~,互相扶持。
看到同事因故被裁撤,我們內心當然會有~的感受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16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