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各自為政
释义
各自為政
注音ㄍㄜˋ ㄗˋ ㄨㄟˊ ㄓㄥˋ拼音gè zì wéi zhèng近義:各行其是反義:同心協力、群策群力關聯:各自為謀
【釋義】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,不顧全整體。#語本《左傳・宣公二年》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左傳・宣公二年》二年,春,鄭公子歸生受命于楚伐宋,宋華元、樂呂御之。二月壬子,戰于大棘,宋師敗績,囚華元,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,俘二百五十人,馘百人。狂狡輅鄭人,鄭人入于井,倒戟而出之,獲狂狡。君子曰:「失禮違命,宜其為禽也。戎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,殺敵為果,致果為毅。易之,戮也。」將戰,華元殺羊食士,其御羊斟不與。及戰,曰:「疇昔之羊,子為政;今日之事,我為政。」與入鄭師,故敗。君子謂:「羊斟,非人也,以其私憾,敗國殄民,於是刑孰大焉!《詩》所謂『人之無良』者,其羊斟之謂乎!殘民以逞。」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詩經・小雅・節南山》。② 華元:春秋時宋人,生卒年不詳。歷事文、共、平三君,共四十年。因見國家處於楚、晉兩大國間,飽受戰爭之苦,倡和平運動,使兩國結盟於宋,為春秋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。③ 食:音ㄙˋ,拿食物給人吃。④ 羊斟:春秋時宋國人,生卒年不詳。宋師華元之御者,因華元殺羊不與,及戰,驅車直入鄭師,致華元被俘。⑤ 與:音ㄩˋ,在其中。⑥ 疇昔:昔日、從前。  ▶ 《詩經・小雅・節南山》不弔昊天,亂靡有定。式月斯生,俾民不寧。憂心如酲,誰秉國成?不自為政,卒勞百姓。
【典故】春秋魯宣公二年的春天,楚任命鄭公子歸生攻打宋國。兩軍交戰前,宋國主帥華元宰羊犒賞軍士,但卻漏掉幫他駕車的車夫羊斟,使得羊斟懷恨在心。等到開戰,羊斟就對華元說:「前天宰羊犒賞軍士,分給誰是你作主;今天車子是我來駕駛,要往那裡去由我作主。」於是故意使華元被俘,導致宋國戰敗。後來「各自為政」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表示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,不顧全整體。
【書證】② 晉・袁宏《後漢紀・卷八》:「當此之時,虜述矯號於益州,隗囂擁兵於隴、冀,豪傑盱睢,各自為政。」③ 宋・羅泌《路史・卷三一・國名紀八・究言》:「醝茗竹漆,有無、多寡,任土增損,必得其宜。夫然,故遠近、利害、少多、治亂各自為政,有不煩於上之屑屑。京都內史,特亦不過勤卹幾甸,脩其禮樂。」④ 清・秦蕙田《五禮通考・卷一八一》:「今七政既與天同體,而非另為一物,則七政之東升西沒,即其本天之東升西沒也。且使各天之行,各自為政,則其性豈無緩急,而自外至內舒亟之次,如是其有等乎?」⑤ 清・楊鶴〈皇清睿略神功定萬世太平頌〉:「諸侯世封,即已各自為政。況要荒曠絕,所云「來享來王」,僅以虛名相結,安得奉法遵軌,風流令行。」
【用法】  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,不顧全整體。  用在「各自行事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政府官員如果各自為政的話,將會造成國家的危機。② 春秋戰國,諸侯各自為政,天下擾攘,長達五百餘年。③ 軍閥擁兵自重,各自為政,結果當然造成國家動盪不安。④ 政府機關如果各自為政,就會造成政令不一的混亂局面。⑤ 地方政府應該在中央的統一指揮下,互相支援,不可以各自為政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01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