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門可羅雀
释义
門可羅雀
注音ㄇㄣˊ ㄎㄜˇ ㄌㄨㄛˊ ㄑㄩㄝˋ拼音mén kě luó què反義:臣門如市、戶限為穿、車馬盈門、往來如織、門庭若市、賓客如雲、賓客盈門關聯:門可張羅、羅雀門庭
【釋義】門前冷清,空曠得可張網捕雀。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。語本《史記・卷一二〇・汲鄭列傳》。後亦用「門可羅雀」泛指一般來客稀少、門庭冷清的景況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一二〇・汲鄭列傳》太史公曰:「夫以汲、鄭之賢,有勢則賓客十倍,無勢則否,況眾人乎!下邽翟公有言,始翟公為廷尉,賓客闐門;及廢,門外可設雀羅。翟公復為廷尉,賓客欲往,翟公乃大署其門曰:『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;一貧一富,乃知交態;一貴一賤,交情乃見。』汲、鄭亦云,悲夫!」  ① 下邽:漢代地名,地約當在今陝西省渭南縣內下邽鎮。邽,音ㄍㄨㄟ② 翟公:漢文帝時的大臣,不知其名,生卒年亦不詳。③ 廷尉:職官名。秦始置,九卿之一,掌刑獄。④ 闐門:充塞在門前。闐,音ㄊㄧㄢˊ,填塞、充滿。  ▶ 另可參考:《漢書・卷五〇・張馮汲鄭列傳・鄭當時》
【典故】《史記・汲鄭列傳》中敘述的是漢初汲黯、鄭二人事跡。汲黯在景帝時任太子洗馬,武帝時出任東海太守,後又被召為主爵都尉;鄭當時則是先任太子舍人,後遷為大農令。兩人在當時都是位居高官,受到眾人敬畏,每日上門巴結逢迎的人不計其數。但由於他們剛正不阿的個性不適官場,後俱丟官失勢,連生活都陷入困境,在此之際,往日川流不息的賓客也就消失無蹤了。同樣的,歷史上有位翟公,他是漢文帝時的大臣,曾經任職廷尉,為九卿之一,位高權重。在他任官期間,每天家中賓客亦是絡繹不絕,把大門擠得水洩不通。但當他失去官職後,就不再有人造訪,門外冷冷清清,空曠得似乎可以張開用來捕捉鳥雀的大網。後來,他又官復原職,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。這一失一得、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,讓翟公看透了世情,識清了這世態炎涼。《史記》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,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,更說到:「夫以汲、鄭之賢,有勢則賓客十倍,無勢則否,況眾人乎!」意思是說:像汲、鄭這樣出色的人,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,何況是一般人呢?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!後來「門可羅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。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、門庭冷清的景況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梁書・卷四〇・到溉列傳》:「(溉)性又不好交游,……及臥疾家園,門可羅雀。」② 金・元好問〈贈羅友卿〉詩三首之三:「閑中日月病中身,寂寞相求有幾人;莫怪門前可羅雀,詩家所得是清貧。」③ 明・張岱《瑯嬛文集・卷四・五異人傳》:「辦事吏部,為王府科椽史。吏部諸司極其燻灼,而王府科為冷局,門可羅雀。」④ 清・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・卷二一・灤陽續錄三》:「僮奴婢媼皆散,不半載,門可羅雀矣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。  用在「人情冷漠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我現在無官一身輕,門可羅雀添情趣。② 他在任時,門庭若市;卸任後,門可羅雀。真是冷暖人間。▶   泛指一般來客稀少、門庭冷清的景況。  用在「數量稀少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自從大地震後,許多旅遊景點都是門可羅雀,乏人問津。② 開飲食店衛生條件第一要緊,只要出事,立即門可羅雀。③ 今日訪客如雲,門庭若市,倒懷念起昔日門可羅雀的那份寧靜。④ 這大戶人家是敗落了,過去總是賓客盈門,如今卻是門可羅雀。⑤ 這地區已日漸沒落,有些商店的情形真可用「門可羅雀」來形容。⑥ 我退休後,每日蒔花種草,閉門謝客,門可羅雀正是我的生活寫照。⑦ 我站在「貴客雲集」的匾額前,似乎聽到當年盛況的喧鬧聲,實在無法跟門可羅雀的現實作一聯想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9:18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