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口蜜腹劍
释义
口蜜腹劍
注音ㄎㄡˇ ㄇㄧˋ ㄈㄨˋ ㄐㄧㄢˋ拼音kǒu mì fù jiàn近義:佛口蛇心、表裡不一、笑裡藏刀反義:表裡如一關聯:腹劍口蜜、腹劍舌糖、蜜口劍腹
【釋義】口中有蜜,肚子裡卻藏著劍。比喻一個人嘴上說得好聽,事實上卻內心險惡,處處想陷害別人。語本五代周・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・肉腰刀》。△「笑裡藏刀」
【典源】▶ 五代周・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・肉腰刀》李林甫妒賢嫉能,不協群議,每奏御之際,多所陷人,眾謂林甫為肉腰刀。又云林甫嘗以甘言誘人之過,譖於上前,時人皆言林甫甘言如蜜。朝中相謂曰:「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。」人日憎怨,異口同音。  ① 林甫:李林甫(西元589∼?),小字哥奴,號月堂,唐代宗室。其性狡猾聰慧,善於權謀諂媚。玄宗時為相,結納宦官妃嬪,能察言觀色,迎合上意,故奏對皆稱旨。在朝十九年,專政自恣,遂釀成安史之亂。② 譖:音ㄗㄣˋ,毀謗、誣諂。
【典故】唐玄宗一朝是唐代由盛轉衰的關鍵時期。玄宗執政初期,因得姚崇、宋璟等賢相,所以締造了開元盛世;後來又因為信任李林甫、楊國忠等奸臣,而導致了安史之亂。李林甫生性狡猾,對於他的政敵,經常以甜言蜜語引誘對方上當,再暗中陷害對方。天寶時,玄宗起用李適之為宰相,李林甫心生不滿,便想了一個方法打算除掉李適之。由於當時國家財政困難,為了籌措財源,玄宗和李適之都忙得焦頭爛額。有一天,李林甫對李適之說:「我剛剛得知一個消息,在華山發現了金礦,如果加以開採,就可以解決國家的財務困境。這個消息皇上還不知道,請李丞相趕緊上書向皇上建議開採,皇上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。」李適之不疑有他,立刻上書玄宗,奏請開採華山的金礦。玄宗看了李適之的奏章,本來想要立刻批准,沒想到向李適之提出這個建議的李林甫卻勸阻玄宗,他說:「皇上,華山有金礦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,可是我卻遲遲沒有上奏,實在是因為華山的風水是王氣所在,如果隨便加以開採,要是破壞了王氣,那對皇上及國家都相當不利啊!」玄宗聽信了李林甫的話,認為李適之治國欠周詳,不久便罷免其相位。林李甫就靠類似方法,順利地除掉了許多政敵,終於得到玄宗的完全信任,為相十九年,卻將唐朝盛世帶往衰敗之路。由於李林甫為人陰險,妒賢嫉能,所以當時的人都稱他為「肉腰刀」,又說他的嘴裡有蜜,腹中藏劍。後來「口蜜腹劍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一個人嘴上說得好聽,事實上內心險惡,處處想陷害別人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歷代名臣奏議・卷三一〇・災祥》引宋・牟子才〈衢州通判亦以太陽交食應詔〉:「李林甫口蜜腹劍,蔽欺聰明,善養君欲。」② 明・彭大翼《山堂肆考・卷一一八・性行腹劍》:「時人皆謂李林甫甘言如蜜,又謂其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,故曰『口蜜腹劍』。」③ 明・韓邦奇《苑洛集・卷二一・見聞考隨錄四》:「人之於我,與其得口蜜腹劍之人,不若得是人而緩急猶可恃也。」④ 明・蔡清〈郭司訓蘭谷先生贊〉:「鳴呼!世或口蜜腹劍而位公孤,或玉表石中而身朱紫,公豈宜然,抑亦命耳!」⑤ 明・王世貞《鳴鳳記・第二五齣》:「這廝口蜜腹劍,正所謂慝怨而友者也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一個人嘴上說得好聽,事實上卻內心險惡,處處想陷害別人。  用在「言語虛假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是個口蜜腹劍的偽君子,不能深交。② 這種人口蜜腹劍,誰知道他內心裡打什麼壞主意。③ 她實在太單純了,才會被這種口蜜腹劍的人所騙。④ 你把這種口蜜腹劍的人當朋友,小心他別有用心。⑤ 他滿嘴甜言蜜語,會不會是口蜜腹劍,別有居心呢?⑥ 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,你千萬別輕信他的花言巧語,免得吃虧上當。⑦ 他就是愛聽奉承話,即使遇到口蜜腹劍的人,他也會全然相信。⑧ 這件事他表現得太積極了,得小心他口蜜腹劍、笑裡藏刀,別有居心。⑨ 像小王這種直友才是你該親近的人,而不是去相信那種口蜜腹劍的小人。⑩ 那個男的口蜜腹劍,幾句甜言蜜語,哄得她團團轉,等騙到錢後人就失蹤了。
【辨似】  蜜,音ㄇㄧˋ。甜美、動人的。不可寫作「密」。  「口蜜腹劍」及「笑裡藏刀」都有外表和善,內心暗藏陰謀的意思。  「口蜜腹劍」用於形容話語甜蜜;「笑裡藏刀」用於形容面容和善。
口蜜腹劍笑裡藏刀辨似例句
他滿嘴甜言蜜語,會不會是~,別有居心呢?
這種人虛偽得很,在他和善的外表下,我哪知道他是否~?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33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