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針鋒相對
释义
針鋒相對
注音ㄓㄣ ㄈㄥ ㄒㄧㄤ ㄉㄨㄟˋ拼音zhēn fēng xiāng duì近義:矛盾相向、脣槍舌劍、短兵相接反義:水乳交融關聯:針鋒相投、針芥相投、鍼鋒相對
【釋義】「針鋒相對」,典源作「針鋒相投」,原指雙方言語投合,如針與鋒同為尖銳而相對應。語本《景德傳燈錄・卷二五・天臺山德韶國師》。後來轉換成「針鋒相對」,比喻相互對立,不相上下。△「短兵相接」
【典源】▶ 《景德傳燈錄・卷二五・天臺山德韶國師》又僧問:「承教有言,眼不見色塵,意不知諸法。如何是眼不見色塵?」師云:「卻是耳見。」學云:「如何是意不知諸法?」師云:「眼知。」學云:「恁麼即見聞路絕,聲色喧然。」師云:「誰向你道?」又云:「夫一切問答,如針鋒相投,無纖毫參差相,事無不通,理無不備,良由一切言語,一切三昧,橫豎深淺,隱顯去來,是諸佛實相門。只據如今一時驗取。珍重!」  ① 纖毫參差:一點點不一致。纖毫,極微細。參差,音ㄘㄣ ㄘ,不齊一、不一致。
【典故】「針鋒相對」現在多用於指互相對立抗衡的狀況,與典源「針鋒相投」意義相反。《景德傳燈錄・卷二五・天臺山德韶國師》記載,德韶國師在開釋弟子時說道:「夫一切問答,如針鋒相投,無纖毫參差相,事無不通,理無不備。」意思是說:問話與回答同樣犀利尖銳,但彼此間又能相互投合,沒有絲毫的歧異、不一致,其中備載一切事理,投射於任何事物均無不通。至於將「投」改作「對」,如清代文康的小說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九回》:「這十三妹本是個玲瓏剔透的人,他那聰明正合張金鳳針鋒相對。」則與原有的相投義相反,表示相互對立,不相上下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九回》:「這十三妹本是個玲瓏剔透的人,他那聰明正合張金鳳針鋒相對。」②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一二回》:「他句句話與你針鋒相對,分明是豪客劍俠一流人物。」③ 《孽海花・第二六回》:「彩雲聽著唐卿的話,來得厲害,句句和自己的話,針鋒相對,暗忖只有答應了再說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相互對立,不相上下。  用在「相互對立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要解決此事,何須針鋒相對。② 辯論雙方針鋒相對,有攻有守,精采極了。③ 他們的理念不同,在會議上總是針鋒相對,互不相讓。④ 為了你的人緣著想,還是收斂一下你那針鋒相對的強硬態度。⑤ 為了明年度的預算,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鋒相對,發生激辯。⑥ 這兩個總是針鋒相對的政黨,難得地在這一個議題上取得一致共識。
【辨似】  「針鋒相對」及「短兵相接」都用來比喻激烈的衝突。  「針鋒相對」側重於強調所處立場對立;「短兵相接」側重於強調彼此對打交鋒。
針鋒相對短兵相接辨似例句
這兩個總是~的政黨,如今居然一致炮口對外。
戰場上兩軍正當~,情況十分慘烈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38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