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野人獻曝 |
释义 | 野人獻曝㊣ 注音:ㄧㄝˇ ㄖㄣˊ ㄒㄧㄢˋ ㄆㄨˋ拼音:yě rén xiàn pù關聯:野人奏曝 【釋義】鄉野農夫貢獻曝日取暖的方法。典出《列子・楊朱》。後用「野人獻曝」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。 【典源】▶ 《列子・楊朱》昔者宋國有田夫,常衣縕黂①,僅以過冬。暨②春東作③,自曝於日,不知天下之有廣廈④隩室⑤,綿纊狐貉⑥,顧⑦謂其妻曰:「負日之暄⑧,人莫知者;以獻吾君,將有重賞。」里之富室告之曰:「昔人有美戎菽,甘枲、莖芹、萍子者,對鄉豪稱之。鄉豪取而嘗之,蜇於口,慘於腹,眾哂而怨之,其人大慚。子,此類也。」注 ① 衣縕黂:身穿以亂麻為絮的冬衣。衣,音ㄧˋ,穿。縕,音ㄩㄣˋ;黂,音ㄈㄣˊ;二者皆亂麻。② 暨:音ㄐㄧˋ,至、及。③ 東作:春耕。④ 廣廈:寬廣高大的房屋。⑤ 隩室:暖室。隩,音ㄩˋ,通「燠」,溫暖。⑥ 綿纊狐貉:用細絲綿和狐、貉皮毛作成的衣裘。纊,音ㄎㄨㄤˋ,新絲綿絮。⑦ 顧:回首、回頭看。⑧ 暄:音ㄒㄩㄢ,溫暖。 【典故】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,冬天只有填著亂麻的冬衣可以穿著勉強過冬,到了春耕時,就獨自曬太陽取暖。他不知道天下有寬廣大廈和暖室可住,也不知道有絲綿袍和皮裘可穿。於是回頭跟妻子說:「曬太陽的溫暖,沒有人知道;我如果把這個方法獻給國君,一定會得到重賞。」同鄉的富人聽了告訴他說:「從前有個人把野菜推薦給有錢人吃,有錢人吃了以後,不是嘴巴覺得刺痛,就是肚子受害。大家譏笑他,罵得那人慚愧不已。你就跟他是同一類的人!」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野人獻曝」,用來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。 【書證】① 《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・卷六八・樓儼奏摺》:「惟念受恩深重,報稱無由。每有管窺蠡測之見,輒斤斤自得,上瀆聖聰。此種私衷,實類野人獻曝,初不知迂謬。錯誤之處,已不可勝數。」② 《萬壽盛典初集・卷七九・歌頌》:「至若恩溢函夏,澤沛海隅。解雨行而三千之屬有赦,巽風布而億萬之賦忽除。父老擎觴,競下車前之拜;野人獻曝,偏多道左之呼。」 【用法】義 比喻平凡人所貢獻的平凡事物。類 用在「見識淺陋」、「貢獻微薄」的表述上。例 ① 希望藉著我的野人獻曝,能夠提供各位一點兒參考。② 小明雖然自謙他的意見是野人獻曝,其實非常有價值。③ 井底之蛙不知井外天地之大,就推銷井底的好處,真是孤陋寡聞,野人獻曝。④ 像他這樣孤陋寡聞的人,永遠都以為自己的提議是最好的,真是野人獻曝,可笑可嘆!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