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十室九空 |
释义 | 十室九空㊣ 注音:ㄕˊ ㄕˋ ㄐㄧㄡˇ ㄎㄨㄥ拼音:shí shì jiǔ kōng關聯:十家九空 【釋義】十戶住家,有九家空無人居。形容天災人禍造成人民窮困散亡的淒涼景象。語出《抱朴子・外篇・用刑》。 【典源】▶ 《抱朴子・外篇・用刑》秦之初興,官人得才:衛鞅、由余之徒,式法於內;白起、王翦之倫,攻取於外。兼弱攻昧,取威定霸,吞噬四鄰,咀嚼群雄,拓地攘戎,龍變虎視,實賴明賞必罰,以基帝業。降及杪季,驕於得意,窮奢極泰。加之以威虐,築城萬里,離宮千餘,鍾鼓女樂,不徙而具。驪山之役,太半之賦,閭左之戍,坑儒之酷,北擊獫狁,南征百越,暴兵百萬,動數十年。天下有生離之哀①,家戶懷怨曠之歎②。白骨成山,虛祭布野③。徐福④出而重號咷⑤之讎⑥,趙高⑦入而屯豺狼之黨。天下欲反,十室九空。其所以亡,豈由嚴刑?此為秦以嚴得之,非以嚴失之也。注 ① 生離之哀:生時與親友分離而難以再見的哀傷。② 怨曠之歎:女無丈夫或男無妻子的悲歎。③ 虛祭布野:沒人祭拜的墳墓布滿田野。④ 徐福:秦時方士,字君房。生卒年不詳。始皇聞東海祖洲有不死之藥,遣福乘樓船,載童男、童女各三千人往求之,去而不返。⑤ 號咷:放聲大哭。咷,音ㄊㄠˊ。⑥ 讎:音ㄔㄡˊ,通「仇」,怨恨。⑦ 趙高:?∼西元前207,秦時宦官。始皇崩於沙邱,趙高偽造遺詔,賜死太子扶蘇,立胡亥為二世,殺李斯,自為丞相,專權用事,旋又弒二世,立子嬰,後為子嬰所誅。 【典故】《抱朴子》,晉葛洪撰,八卷,分為內外二篇。因葛洪自號抱朴子,故以號名書。內編論神仙修煉、符錄劾治諸事,純為道家之言。外篇論時政得失、人事臧否,詞旨辨博、饒有明理。全書對於我國古代藥物、化學和神話傳說等均留有珍貴資料。根據《抱朴子・外篇・用刑》的論述:秦國初興的時候,任官得才,內則勵行法治,明賞必罰;外則攻城略地,巧取豪奪;終於奠定帝業的基礎。等到始皇稱帝即位之後,就顯得志得意滿,過著極其奢侈、沉溺聲色的日子。而且,淫威肆虐,築長城,建別館,掘陵寢;南征北討,用兵連年;百姓既苦於橫征暴斂,又疲於徭戍苛繁,弄得天下到處都有生離死別、失夫喪妻的哀嘆,白骨堆積如山,沒人祭拜的墳墓布滿郊野,終於造成「十室九空」的蕭條景況。及到徐福出亡,趙高入朝,天下百姓更加痛心疾首,於是紛紛起而抗暴,結果秦朝帝國歷時僅十五年就被滅亡了。「十室九空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,用於形容天災人禍造成人民窮困散亡的淒涼景象。 【書證】① 晉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外篇・用刑》:「徐福出而重號咷之讎,趙高入而屯豺狼之黨。天下欲反,十室九空。」(源)② 唐・吳兢《貞觀政要・卷九・安邊》:「(褚遂良上疏)然則王師初發之歲,河西供役之年,飛芻輓粟,十室九空。」③ 《金瓶梅・第一〇〇回》:「十室九空,不顯鄉村城郭;獐奔鼠竄,那存禮樂衣冠!」④ 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三一回》:「不要數那鄉村野外,止說那城裡邊,每清早四城門出去的死人,每門上極少也不下七八十個,真是死得十室九空。」⑤ 《文明小史・第六回》:「可憐這個風聲一出,直嚇得那些人家走的走,逃的逃,雖非十室九空,卻已去其大半。」 【用法】義 形容天災人禍造成人民窮困散亡的淒涼景象。類 用在「空蕩蕭條」的表述上。例 ① 連年戰禍,使得這個城市十室九空,幾乎闃無人聲。② 有些國家戰亂頻仍,讓許多村鎮十室九空,看來觸目驚心。③ 那個社區經過一場疫災後,從此十室九空,只剩下幾戶人家。④ 由於連年乾旱,農民紛紛遷離家園另謀生計,這個村子現在已經可以說是十室九空了。 |
随便看 |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