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道貌岸然
释义
道貌岸然
注音ㄉㄠˋ ㄇㄠˋ ㄢˋ ㄖㄢˊ拼音dào mào àn rán近義:一本正經反義:嘻皮笑臉關聯:道貌凜然、岸然道貌
【釋義】學道的人容貌莊嚴肅穆。形容外表莊重嚴肅的樣子。語本敦煌變文《維摩詰經講經文》。△「一本正經」
【典源】▶ 敦煌變文《維摩詰經講經文》(據《敦煌變文集新書・卷二》引)光嚴整行之次,忽見維摩,道貌凜然,儀形畾落右手掌拂塵之麈尾,左手擎化物之寒笻,萬莖之鶴髮垂肩,數寸之雪眉覆目。䄡䄡道眼,䀡天上之雲霞;歷歷星冠,奪人間之皓月。遙望而清風宛在,鶴處雞群;近觀而光彩射人,龍來洞口。  ① 光嚴:菩薩名。② 整行之次:即「整行次」,打點、整理行旅之處所。③ 維摩:為佛陀之在家弟子,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。精通大乘佛教教義,修行高遠,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。亦稱為「維摩詰」、「無垢稱」等。④ 道貌:修行者的容貌。⑤ 凜然:莊嚴肅穆的樣子。⑥ 畾落:同「磊落」,形容胸懷坦蕩,心地光明。
【典故】「道貌岸然」原作「道貌凜然」。「變文」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,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,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、歷史故事為主。《維摩詰經講經文》是根據《維摩詰經》的故事,敷演而成,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,然後邊講邊唱,有時幾十字的經文,可以鋪陳為數千字。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,佛佗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,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,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。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的外表和情態,形容他的容貌莊嚴肅穆,胸懷坦蕩,心地光明,遠望就像鶴立雞群似的,近觀有如龍來洞口,光彩射人。後來「道貌岸然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除本義外,也作諷刺用法,用來形容外表故作正經,心中其實不是如此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龔煒《巢林筆談・卷六・謁敬亭先生》:「先生道貌岸然,接對謙和,予拜呈考妣行實,陳求誌之意,先生遜謝而後許。」② 清・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・卷下》:「翌日,陳妻尚未歸,正切狐疑,忽有醫者自來,道貌岸然,班白老叟,舉室驚惶,不知所自。」③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一〇四回》:「(承暉)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,不敢造次,所以只打聽忌吃甚麼,預備打聽明白,好拿忌吃的東西給苟才吃,好送他的老命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外表莊重嚴肅的樣子。  用在「嚴肅冷漠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想不到他外表道貌岸然,其實卻是滿肚子壞心意。② 在大殿裡,眾信徒莫不道貌岸然,靜聽上人開示。③ 這個偽君子披著道貌岸然的外衣,不知害了多少人。④ 我在朗讀《論語》的時候,也不由得道貌岸然起來了。⑤ 我常覺得越裝作道貌岸然的人,越是個內心虛偽的人。⑥ 不要看他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,不知做了多少壞勾當。⑦ 我們看到老師道貌岸然的站在那裡,連忙過去向他打招呼。⑧ 不要看他平日談笑風生,一到正式場合就道貌岸然起來了。⑨ 為了唬住對方,他一反平日的嘻笑態度,裝得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。⑩ 他道貌岸然的說:「這項計畫關係公司存亡,無論如何大家要支持。」
【辨似】  岸,音ㄢˋ。高傲、莊嚴的樣子。不可寫作「暗」。  「道貌岸然」及「一本正經」都有神態莊嚴的意思。  「道貌岸然」側重於莊重高尚;「一本正經」側重於嚴肅認真。
道貌岸然一本正經辨似例句
在大殿裡,眾信徒莫不~,靜聽上人開示。
看他說得~的樣子,不像是開玩笑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47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