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道聽塗說
释义
道聽塗說
注音ㄉㄠˋ ㄊㄧㄥ ㄊㄨˊ ㄕㄨㄛ拼音dào tīng tú shuō近義:以訛傳訛、街談巷語、無稽之談、齊東野語反義:耳聞目睹、言之鑿鑿、鑿鑿有據關聯:道聽途說、道聽途傳
【釋義】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,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。泛指沒有經過證實、缺乏根據的話。語出《論語・陽貨》。△「以訛傳訛」
【典源】▶ 《論語・陽貨》子曰:「道聽而塗說,德之棄也。」
【典故】孔子(西元前551∼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魯人。初仕魯,為司寇,攝行相事,魯國大治。後周遊列國十三年,不見用,年六十八,返魯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。有弟子三千,開平民教育先河。孔子是一個很嚴謹的學者,對學生品行的要求甚至超過他們在學問上的成就,在《論語・陽貨》中,孔子曾說:「道聽而塗說,德之棄也。」意思就是說,在道路上聽到的話,如果沒有查證就隨便傳揚出去,有德行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。皇侃疏中對這句話加以解釋:「若聽之道路,道路乃即為人傳說,必多謬妄。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。亦自棄其德也。」意思就是說,一個人如果想要對人講述道理,必先鑽研日久,有所心得,才能對人講述,在道路上隨便聽到的消息,一定很多謬誤,不能輕易相信,更不能當成是真的,逕向他人轉述,如果這樣去做,便是自己毀棄自己的德行。後來「道聽塗說」演變為成語,泛指沒有經過證實、缺乏根據的話。
【書證】① 《論語・陽貨》:「子曰:『道聽而塗說,德之棄也。』」(源)② 《漢書・卷三〇・藝文志十》:「小說家者流,蓋出於稗官。街談巷語,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。」③ 北齊・顏之推《顏氏家訓・勉學》:「江南閭里閒,士大夫或不學問,羞為鄙朴,道聽塗說,強事飾辭。」④ 《朱子語類・卷一二四・陸氏》:「公今只是道聽塗說,只要說得。待若聖賢之道,只是說得贏,何消做工夫?只半日便說盡了。」⑤ 《資治通鑑・卷二二九・唐紀四五・德宗建中四年》:「朕從即位以來,見奏對論事者甚多,大抵皆是雷同,道聽塗說,試加質問,遽即辭窮。」⑥ 清・顧炎武〈北嶽辨〉馬文升・疏:「自成化以前,初無此語。端肅似未曾見十七史者,道聽塗說,一至於此!」
【用法】  泛指沒有經過證實、缺乏根據的話。  用在「不實傳聞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些話全是道聽塗說,沒有任何根據。② 道聽塗說的謠言,讓每個人都感到很困惑。③ 這些人平時最喜歡道聽塗說,唯恐天下不亂。④ 如果你老是道聽塗說,遲早會失去大家的信任。⑤ 謠言止於智者,像這種道聽塗說的話,為何要相信?⑥ 凡事都要實事求是,可不能隨便相信道聽塗說的話!⑦ 這些未經查證的新聞,跟道聽塗說的謠言有什麼兩樣。⑧ 你這樣不經查證就隨便道聽塗說的行為,怎麼能叫人信賴?⑨ 這個消息的來源非常可靠,並不是道聽塗說,請你務必重視。
【辨似】  「道聽塗說」及「以訛傳訛」都有隨便散播消息或言論的意思。  「道聽塗說」側重於所散播的為未經求證的消息或言論;「以訛傳訛」側重於所散播的為錯誤的消息或言論。
道聽塗說以訛傳訛辨似例句
凡事都要實事求是,可不能隨便相信~的話!
近來報紙喧騰一時的影星緋聞事件,原來是~,根本就是誤會一場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22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