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劍拔弩張
释义
劍拔弩張
注音ㄐㄧㄢˋ ㄅㄚˊ ㄋㄨˇ ㄓㄤ拼音jiàn bá nǔ zhāng近義:一觸即發、箭在弦上反義:心平氣和、相安無事關聯:拔刃張弩、弩張劍拔
【釋義】㈠ 劍已拔出,弓已上弦,是搏鬥就要開始的現象。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。語本《漢書・卷九九・王莽傳下》。△「一觸即發」、「兵接弩張」㈡ 形容書法筆力雄健。語出南朝梁・袁昂《古今書評》。
【典源】㈠ 《漢書・卷九九・王莽傳下》伊休侯者,歆長子也,為侍中五官中郎將,莽素愛之。歆怨莽殺其三子,又畏大禍至,遂與涉、忠謀,欲發。歆曰:「當待太白星出,乃可。」忠以司中大贅起武侯孫伋亦主兵,復與伋謀。伋歸家,顏色變,不能食。妻怪問之,語其狀。妻以告弟雲陽陳邯,邯欲告之。七月,伋與邯俱告,莽遣使者分召忠等。時忠方講兵都肄,護軍王咸謂忠謀久不發,恐漏泄,不如遂斬使者,勒兵入。忠不聽,遂與歆、涉會省戶下。莽令䠠惲責問,皆服。中黃門各拔刃將忠等送廬,忠拔劍欲自刎,侍中王望傳言大司馬反,黃門持劍共格殺之。省中相驚傳,勒兵至郎署,皆拔刃張弩。更始將軍史諶行諸署,告郎吏曰:「大司馬有狂病,發,已誅。」皆令弛兵莽欲以厭凶,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,盛以竹器,傳曰「反虜出」。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,謀反未發覺者。收忠宗族,以醇醯毒藥、尺白刃叢(僰)〔棘〕并一坎而埋之。劉歆、王涉皆自殺。莽以二人骨肉舊臣,惡其內潰,故隱其誅。  ① 勒兵:整治、指揮軍隊。② 史諶:西漢末年杜陵人,生卒年不詳。諶,音ㄔㄣˊ③ 署: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。④ 郎吏:職官名。又稱郎官。秦、漢時,掌宮廷侍衛。⑤ 大司馬:職官名。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,漢代則為三公之一,後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。⑥ 弛兵:放下兵器、收兵。㈡ 南朝梁・袁昂《古今書評》王右軍書如謝家弟子,縱復不端正者,爽爽有一種風氣。王子敬書如河洛間少年,雖有充悅,而舉體沓拖,殊不可奈。……崔子玉書如危峰阻日,孤松一枝,有絕望之意。師宜官書如鵬羽未息,翩翩自逝。韋誕書如龍威虎振,劍拔弩張,蔡邕書骨氣洞達,爽爽有神。  ① 韋誕:字仲將,三國時魏人,生卒年不詳。是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。
【典故】㈠ 「劍拔弩張」原作「拔刃張弩」。新朝地皇三年時,劉歆因為二個兒子、女兒和門人被王莽殺害,非常傷心,又害怕自己可能大禍臨頭,於是與王涉、大司馬董忠共謀兵變。但劉歆迷信天意,告訴眾人要等掌理戰事的太白星出現,才能舉兵,以致錯失先機。地皇四年,孫伋、陳邯向王莽密告劉歆將要謀反,王莽急召劉歆等入朝。盤問後,下令將劉歆等叛臣下獄。董忠欲拔劍自殺,這時侍中王望看到這種情形,就大聲嚷嚷說:「大司馬要造反了!」於是董忠馬上就被護衛殺死。因為董忠是輔國重臣,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,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,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,導致內亂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領大軍趕至時,大批兵士都拔出劍,弓也上弦,形勢十分緊張。更始將軍史諶告訴大家說:「大司馬董忠得了急性的瘋病,已經把他殺了,現在沒事了,大家可以收兵了。」眼見董忠已死,劉歆、王涉也只有自殺,這場密謀已久的兵變也就這麼失敗了。後來「劍拔弩張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。㈡ 南朝梁・袁昂在《古今書評》一書中,評論許多書法家的筆法。其中韋誕是三國魏著名的書法家和製墨家。他寫的「章草」已臻成熟,有草聖之稱。袁昂認為韋誕的筆法:「如龍威虎振,劍拔弩張。」意思就是說韋誕的書法,就像龍盤繞著,虎振奮欲起,筆力雄健。像劍已拔出,弓已張開,筆勢豪放。後來「劍拔弩張」被用來形容書法筆力雄健。
【書證】㈠ ① 清・李伯元《南亭筆記・卷七》:「楊岳斌為咸同名將,風流儒雅,較劍拔弩張者,判然各異。」㈡ ① 南朝梁・袁昂《古今書評》:「韋誕書如龍威虎振, (劍) (拔)弩張,蔡邕書骨氣洞達,爽爽有神。」(源)② 唐・張懷瓘《書斷・卷一・韋誕》:「袁昂云:『仲將書如龍拏虎踞, (劍) (拔)弩張。」』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。  用在「危急緊迫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雙方就這樣劍拔弩張地對峙著,誰也不肯先讓步。② 他突如其來的一個笑話,緩和了室內劍拔弩張的氣氛。③ 兩國各在邊境上部署重兵,形勢劍拔弩張,大戰一觸即發。④ 他們怒目相視,誰也不讓誰,現場形成了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。▶   形容書法筆力雄健。  用在「筆力強勁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匾額上「天地正氣」四個大字寫得真是劍拔弩張,氣派非凡。② 屋子裡擺設雖然精潔,一幅掛在中堂的對聯卻是呈現著劍拔弩張的氣勢,透露著主人不凡的胸襟。
【辨似】  「劍拔弩張」及「一觸即發」都可用來形容形勢非常緊張。  「劍拔弩張」已在備戰狀態,側重於形容氣勢的逼人;「一觸即發」衝突隨時會發生,側重於形容局勢的緊繃。
劍拔弩張一觸即發辨似例句
兩國各在邊境上部署重兵,形勢~,大戰一觸即發。
波斯灣戰爭~,真叫人擔心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39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