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冰消瓦解
释义
冰消瓦解
注音ㄅㄧㄥ ㄒㄧㄠ ㄨㄚˇ ㄐㄧㄝˇ拼音bīng xiāo wǎ jiě近義:分崩離析、煙消雲散反義:堅如磐石關聯:瓦解冰泮、瓦解冰消、冰散瓦解、瓦解冰銷
【釋義】像冰一樣融化了,像瓦一樣破碎了。比喻事物潰敗分裂。語本三國魏・陳琳〈檄吳將校部曲文〉。後亦用「冰消瓦解」比喻問題完全解決。
【典源】▶ 三國魏・陳琳〈檄吳將校部曲文〉(據《文選・卷四四・檄》引)昔夫差承闔閭之遠跡,用申胥之訓兵,棲越會稽,可謂強矣。及其抗衡上國,與晉爭長,都城屠於勾踐,武卒散於黃池,終於覆滅,身罄越軍。及吳王濞驕恣屈強,猖猾始亂,自以兵強國富,勢陵京城。太尉帥師,甫下滎陽,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濞之罵言未絕於口,而丹徒之刃以陷其胸。何則?天威不可當,而悖逆之罪重也。  ① 吳王濞:劉濞(西元前213∼154),漢高祖劉邦兄子,封吳王。文帝時,其子與太子劉啟因下棋相爭,遭太子以棋盤擊殺,遂使劉濞不滿於朝。後劉啟即位為景帝,諸王驕肆,鼂錯上諫削藩,景帝採其議。劉濞遂合楚、趙、濟南等六王謀反,後為周亞夫所平定而遭殺。濞,音ㄆㄧˋ② 驕恣屈強:傲慢任性,脾氣強硬。③ 猖猾:狂妄奸巧。④ 陵:欺侮、侵犯。通「凌」。⑤ 太尉:掌管軍事之官,此指周亞夫(西元前?∼前143),西漢沛縣人。武侯周勃之子,封條侯。文帝時為將軍,治軍有名。景帝時討平七國之亂,官拜丞相,後坐事入廷尉,不食五日,嘔血而死。⑥ 七國:漢景帝時叛亂的七個諸侯國,有吳王濞、楚王戊、膠西王卬、趙王遂、濟南王辟光、菑川王賢、膠東王雄渠等。⑦ 泮:冰解凍。泮,音ㄆㄢˋ
【典故】「冰消瓦解」原作「瓦解冰泮」。三國時,曹操要攻打孫吳,文書官陳琳便替曹操寫了一篇聲討孫權的文章,以增加曹軍的氣勢。文章中提到漢朝初年的七國之亂,當時漢高祖劉邦分封劉姓子弟為王,諸侯國各自為政,屢次與中央抗衡。景帝時,鼂錯建議削弱諸侯的勢力,被皇帝接納,因而引起各諸侯王的不滿。吳王劉濞遂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起兵叛亂,一時間聲勢浩大,頗有威脅中央的氣勢。景帝派太尉周亞夫領軍平亂,沒有多久,這七國的軍隊就瓦解了,為首的吳王劉濞也遭到殺害。原本的七國大軍根本無法抵擋漢軍,因為他們都是烏合之眾。陳琳便用這事件來比喻曹軍的氣勢,有如當時的漢室天威震人,各路人馬都無法與之抗衡。文章中用「瓦解冰泮」,也就是「像瓦一樣破碎,像冰一樣融化」來形容七國軍隊的崩潰瓦解。後來「冰消瓦解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崩潰、分裂。後亦用於比喻問題完全解決。
【書證】① 《隋書・卷四八・楊素列傳》:「高壁據嶮,抗拒官軍,公以深謀,出其不意,霧廓雲除,冰消瓦解,長驅北邁,直趣巢窟。」② 《醒世恆言・卷一三・勘皮靴單證二郎神》:「說話之間,忽然一聲響喨,夜來二郎神又立在面前。韓夫人喜不自勝,將一天愁悶,已冰消瓦解了。」③ 《初刻拍案驚奇・卷九》:「止剩得拜住一個不死,卻又被西臺追贓入官。家業不勾賠償,真個轉眼間冰消瓦解,家破人亡。」④ 《老殘遊記二編・第九回》:「陰間案件,不比陽世,先生一到,案情早已冰消瓦解,故無庸直詢。」⑤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七二回》:「只要閣下每月津貼他多少錢,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,霎時間就冰消瓦解了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比喻事物潰敗分裂。  用在「潰散瓦解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若能切斷敵軍的後援,必然可使敵軍士氣冰消瓦解。② 這些連續而來的打擊,使他原有的雄心壯志為之冰消瓦解。③ 只要讓我逮到機會,我一定設法讓這些幫派組織冰消瓦解。④ 那個販毒組織在警方鍥而不捨地追緝下,終於冰消瓦解了。▶   比喻問題完全解決。  用在「潰散瓦解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經過一番解釋,雙方誤會終於冰消瓦解。② 經過長老出面排解後,一場糾紛就此冰消瓦解了。③ 只要你誠懇待她,你們之間的隔閡終有冰消瓦解的時候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35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