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越俎代庖
释义
越俎代庖
注音ㄩㄝˋ ㄗㄨˇ ㄉㄞˋ ㄆㄠˊ拼音yuè zǔ dài páo反義:不在其位、不謀其政、思不出位關聯:越庖代俎、代庖越俎、代越庖俎
【釋義】俎,禮器。「越俎代庖」本指擔任主祭的人,超越職責,代替廚師下廚。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。語本《莊子・逍遙遊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莊子・逍遙遊》堯讓天下於許由,曰:「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,其於光也,不亦難乎!時雨降矣而猶浸灌,其於澤也,不亦勞乎!夫子立而天下治,而我猶尸之,吾自視缺然,請致天下。」許由曰:「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也,而我猶代子,吾將為名乎?名者,實之賓也。吾將為賓乎?鷦鷯巢於深林,不過一枝;偃鼠飲河,不過滿腹。歸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為!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」  ① 許由:字武仲,生卒年不詳。上古之高士,陽城槐里人。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,不受,隱于箕山。死後,葬於箕山頂。② 鷦鷯:音ㄐㄧㄠ ㄌㄧㄠˊ。鳥名。形體小巧,叫聲美妙,短尾常翹於背上,喜步行、跳躍,常居於陰暗潮溼處,分布於高山地區。亦稱「巧婦」。③ 偃鼠:鼴鼠的別名。常居土中,不見日光,視覺因而喪失,捕食昆蟲為生,亦稱「田鼠」。偃,音ㄧㄢˇ④ 庖人:廚師。庖,音ㄆㄠˊ⑤ 尸祝: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。⑥ 樽俎:音ㄗㄨㄣ ㄗㄨˇ。古代盛酒食的器具。此指祭祀用的禮器。
【典故】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,莊子在〈逍遙遊〉中對他極為推崇。據說,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,可是他卻堅不接受,並且說:「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,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?小鳥在林中築巢,不過佔了一根樹枝;偃鼠到河邊喝水,也不過喝到肚子飽。你回去休息吧!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?縱使廚師不下廚,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,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。」後來「越俎代庖」這個成語,就從許由所說的「庖人雖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(ㄗㄨㄣ ㄗㄨˇ)而代之矣」這句話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曹彥約〈上宰執臺諫劄子〉:「措置經畫,當有正官,而越俎代庖,其名不正。」② 宋・秦觀〈代謝中書舍人啟〉:「一時承乏,方慚越俎以代庖;數月為真,更愧操刀而製錦。」③ 宋・陳亮〈與呂伯恭正字書〉四首之三:「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,而乃疑其心測井渫不食乎?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。  用在「處事不當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管理金庫非我職責,我怎能越俎代庖呢?② 公務人員,各有所司;越俎代庖,法所不容。③ 打字是李小姐的事,你怎麼越俎代庖起來了呢?④ 這是他的事,由他自己設法解決,你不用越俎代庖!⑤ 我只是過來幫點忙,可沒有越俎代庖的意思,你別誤會!⑥ 我們這裡講究責任制,不該你做的事就犯不著越俎代庖。⑦ 老闆的要求不多,他只希望所有員工都能各司其職,不要越俎代庖。
【辨似】  俎,音ㄗㄨˇ,古代祭祀時,用於盛放祭品的禮器。不可寫作「阻」。庖,音ㄆㄠˊ,廚師。不可寫作「包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29: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