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光風霽月
释义
光風霽月
注音ㄍㄨㄤ ㄈㄥ ㄐㄧˋ ㄩㄝˋ拼音guāng fēng jì yuè近義:風清月朗、光明正大、光明磊落、冰壺秋月、風清月朗、淵渟嶽峙反義:陰風怒號、霪雨霏霏、偷雞摸狗、閹然媚世關聯:霽月光風、風光霽月、風光月霽
【釋義】霽月,指雨後的明月。「光風霽月」形容雨過天青後的明淨景象。#語本唐・無名氏〈楚泊亭〉詩二首之一。後亦用「光風霽月」比喻政治清明,時世太平的局面。或用於形容人品光明磊落。
【典源】▶ #唐・無名氏〈楚泊亭〉詩二首之一(據《全唐詩外編・續補遺・卷二一・無名氏》引)天垂六幕水浮空,霽月光風上下同。我向山頭一舒笑,楚人還望白雲中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《大宋宣和遺事・元集》。② 舒:舒展。  ▶ 《大宋宣和遺事・元集》茫茫往古,繼繼來今,上下三千餘年,興廢百千萬事,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,陰雨晦冥之時多;衣冠文物之時少,干戈征戰之時多。看破治須攦途,不出陰陽一理。
【典故】「光風霽月」原作「霽月光風」。《全唐詩外編》中收有〈楚泊亭〉一詩,詩中以「霽月光風」形容雨過天青後,月色明亮,微風和煦的景象。後來「光風霽月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雨過天青後的明淨景象;亦用來比喻政治清明,時世太平的局面;或用來形容人品光明磊落。但也有人以為《大宋宣和遺事》方為此語之源。《大宋宣和遺事》之作者相傳為南宋人,亦傳為宋朝遺臣於元時所作,內容主要記述宋代徽宗、欽宗、高宗三朝的故事。其中有一段文字:「茫茫往古,繼繼來今,上下三千餘年,興廢百千萬事,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,陰雨晦冥之時多;衣冠文物之時少,干戈征戰之時多。」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,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,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。在此,「風光霽月」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,與〈楚泊亭〉詩中的「霽月光風」語義不同。另宋代黃庭堅的〈濂溪詩序〉,文中亦用了「光風霽月」,文曰:「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中灑落,如光風霽月。」則是以「光風霽月」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,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陳亮《陳亮集・卷一八・啟・賀周丞相啟》:「長江大河,足以流(傳)〔轉〕墨客;光風霽月,足以蕩漾英游。」② 宋・黃庭堅〈濂溪詩序〉:「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中灑落,如光風霽月。」③ 宋・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・卷五》:「使荊公得從濂溪,沐浴於光風霽月之中,以消釋其偏蔽,則他日得君行道,必無新法之煩苛。」④ 宋・丘崈〈鷓鴣天・陸海蓬壺自有山〉詞:「陸海蓬壺自有山,光風霽月未應慳。但將歌舞酬佳節,卻信陰晴是等閒。」⑤ 清・黃宗羲〈子劉子行狀〉:「晚年愈精微愈平實,從嚴毅清苦之中,發為光風霽月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雨過天青後的明淨景象。  用在「氣候宜人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秋雨過後,一片光風霽月,正適合納涼吟詩。② 在這光風霽月的夜晚,獨自漫步湖邊,欣賞夜色,真令人陶醉。③ 過一會兒,烏雲散開,皎潔的明月終於露臉,銀光灑遍,原有的陰霾竟一掃而空;古人說光風霽月,正是如此景象。▶   形容人品光明磊落。褒義。  用在「品德高尚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光風霽月的開闊胸襟,令人敬仰。② 他的為人光風霽月,受到大家的推崇。③ 他人品高貴,光風霽月,是個值得交往的朋友。④ 周先生的人品高尚,胸懷磊落,有如光風霽月。⑤ 老師經常勉勵我們,待人處世要有光風霽月般的胸懷。⑥ 他那高尚的人品,有如光風霽月一般,值得我們效法。⑦ 一個人的胸懷如能光風霽月,行事坦蕩,就不怕旁人蜚長流短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20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