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光天化日
释义
光天化日
注音ㄍㄨㄤ ㄊㄧㄢ ㄏㄨㄚˋ ㄖˋ拼音guāng tiān huà rì近義:青天白日、大庭廣眾、眾目睽睽關聯:化日光天
【釋義】「光天」,指陽光普照之天。語出《書經・益稷》。「化日」,指承平無事之日。語本漢・王符〈愛日篇〉。「光天化日」指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。後亦用「光天化日」比喻在大白天裡,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場合。
【典源】㊤ 光天:▶ 《書經・益稷》禹曰:「俞哉,帝!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蒼生,萬邦黎獻,共惟帝臣,惟帝時舉。敷納以言,明庶以功,車服以庸。誰敢不讓,敢不敬應?……」  ① 海隅:沿海偏遠的地方。隅,音ㄩˊ② 蒼生:比喻百姓。③ 黎獻:民眾中的賢人。黎,眾。獻,賢。④ 時舉:隨時舉用。⑤ 敷納以言:廣徵群言,作為採納人才的依據。敷,遍。⑥ 明庶以功:「庶」與「試」通,《左傳・僖公二十七年》引作「明試以功」,謂授以職事而嚴明考核試用。⑦ 庸:酬謝。⑧ 讓:謂讓於賢人。㊦ 化日:▶ 漢・王符〈愛日篇〉(據《後漢書・卷四九・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・王符》引)國之所以為國者,以有民也。民之所以為民者,以有穀也。穀之所以豐殖者,以有民功也。功之所以能建者,以日力也。化國之日舒以長,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;亂國之日促以短,故其民困務而力不足。舒長者,非謂羲和安行,乃君明民靜而力有餘也。促短者,非謂分度損減,乃上闇下亂,力不足也。孔子稱:既庶則富之,既富乃教之。是故禮義生於富足,盜竊起於貧窮;富足生於寬暇,貧窮起於無日。聖人深知力者民之本,國之基也,故務省徭役,使之愛日。  ① 舒:緩慢。② 促:急迫。
【典故】「光天化日」係由「光天」及「化日」二詞組合而成。「光天」指陽光普照之天。這個詞見於《書經・益稷》:「俞哉,帝!光天之下,至于海隅蒼生,萬邦黎獻,共惟帝臣,惟帝時舉。」禹稱讚舜帝的德行如陽光普照天下,從天涯到海角的黎民百姓,萬國的眾多賢能的人,都是舜帝的臣子,為舜帝所用;這裡的「光天之下」本指普天之下。「化日」,指太平盛世。這個詞見於《後漢書・卷四九・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・王符》裡所收錄王符《潛夫論・愛日》:「化國之日舒以長,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;亂國之日促以短,故其民困務而力不足。」意思是說在政治清明、有教化的國家,人民的生活過得安閒舒適,所以有餘力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;在沒有教化的亂國,人民的生活過得緊張急迫,人民忙於勞務而沒有足夠的力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;這裡的「化國」在《潛夫論》中本作「治國」,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「光天化日」本指政治清明,承平無事的時代。《儒林外史・第一九回》:「廣放私債,毒害良民,無所不為。如此惡棍,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!」後亦用「光天化日」指在大白天裡,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場合。如《西遊記・第三回》:「果然那廂有座城池,六街三市,萬戶千門,來來往往,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。」
【書證】① 宋・葛勝仲〈郡齋書懷〉詩:「不持黃卷來遮眼,可惜光天化日舒。」② 《西遊記・第三回》:「果然那廂有座城池,六街三市,萬戶千門,來來往往,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。」③ 《儒林外史・第一九回》:「把持官府,包攬詞訟,廣放私債,毒害良民,無所不為。如此惡棍,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!」④ 《紅樓夢・第二回》:「彼殘忍乘僻之邪氣不能蕩溢於光天化日之中,遂凝結充塞於深溝大壑之內。」⑤ 《三俠五義・第五七回》:「如若是見過世面,必須在光天化日之中,瞻仰過包相爺升堂問事,那一番的威嚴令人可畏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指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。  用在「安定太平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堯舜的光天化日,國泰民安,是古代帝王政治的典範。② 在光天化日的世代,人民才有多餘的金錢與時間從事休閒活動。▶   比喻在大白天裡,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場合。  用在「公眾場合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歹徒竟然在光天化日下當街行搶,真是膽大包天。② 你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壞事,膽子未免也太大了。③ 一群流氓竟敢在光天化日下結夥滋事,真是目無法紀。④ 他們兩人在光天化日之下,居然忘情地親吻起來,看得大家目瞪口呆。⑤ 為了娶得美嬌娘,他不惜在光天化日、眾目睽睽下,拿著一束鮮花當眾下跪求婚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01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