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兄弟鬩牆
释义
兄弟鬩牆
注音ㄒㄩㄥ ㄉㄧˋ ㄒㄧˋ ㄑㄧㄤˊ拼音xiōng dì xì qiáng近義:手足相殘、同室操戈、相煎太急、煮豆燃萁、同室操戈反義:兄友弟恭
【釋義】鬩,互相爭訟。「兄弟鬩牆」指兄弟失和。語本《詩經・小雅・常棣》。後用「兄弟鬩牆」比喻團體內部不和睦。
【典源】▶ 《詩經・小雅・常棣》兄弟鬩于牆,外禦其務。每有良朋,烝也無戎。  ① 鬩:音ㄒㄧˋ,互相爭訟。② 務:通「侮」,欺凌。③ 烝:通「陳」,久。
【典故】《詩經》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。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,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,共三百零五篇,分為風、雅、頌三大類。雅又分大雅、小雅,小雅內容中正和平,歷來被視為雅正的樂歌。〈常棣〉選自小雅,寫宴請兄弟的詩作,共八章,典源收錄的是第四章。常棣即棠棣,代指兄弟。首章:「常棣之華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」指出人世間情誼,再沒有比兄弟親情更深厚的,就像棠棣花和花萼相依相榮。以下七章,都是承接首章而來。第四章寫道:兄弟在家裡雖然爭吵不休,一旦遇有外侮,卻能共同抵禦,而平日的好朋友,遇到事情卻不會來相助。後來「兄弟鬩牆」這句成語除詞面義的用法外,亦用來比喻團體內部不和睦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法苑珠林・卷八〇》:「靡有捨心而喪軀命,但為貪生常憂不活。遂使妻兒角目,兄弟鬩牆。眷屬乖離,親朋隔絕。良由慳因慳緣慳法慳業,乖菩薩之心。」② 宋・王禹偁〈孟水部詩集序〉:「(後)漢乾祐末,馬希廣兄弟鬩牆,尋戈不已。江南李氏命邊鎬為將,以兵陷湖南,盡俘馬氏之族。」③ 清・王士禛《池北偶談・卷七・談獻・施允升》:「嘗有羅姓者,兄弟鬩牆,先生要之家,反復勸譬,聲淚俱下,兄弟遂相抱而哭。」④ 清・方苞《儀禮析疑・卷一一・喪服》:「每見鄉里間,嫡妄相忌害如仇讎,異母之兄弟鬩牆者十八、九。使能用周公之禮,則和睦之風式於閨門,同氣之好延及子姓,人倫為之厚,禮教為之明矣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指兄弟失和。  用在「兄弟不和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我計劃把家產都捐出去,免得日後你們兄弟鬩牆。② 你們原本是一家人,為何要鬧到兄弟鬩牆,徒惹人非?③ 家和才能萬事興,你們為此小事鬧到兄弟鬩牆,值得嗎?④ 雖然他們兄弟鬩牆已久,一旦遇到重大事故,卻能冰釋前嫌,共度難關。▶   比喻團體內部不和睦。  用在「自相爭鬥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你們子公司間不可為爭奪市場而兄弟鬩牆,以免傷害整體團隊的和諧關係。② 公司裡的同仁為了爭奪業績而兄弟鬩牆,導致營運不善,真是得不償失啊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0:06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