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貪小失大
释义
貪小失大
注音ㄊㄢ ㄒㄧㄠˇ ㄕ ㄉㄚˋ拼音tān xiǎo shī dà近義:明珠彈雀、剖腹藏珠、惜指失掌、得不償失反義:亡羊得牛關聯:顧小失大、為小失大、為小妨大、因小失大
【釋義】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。#語本《呂氏春秋・慎大覽・權勳》。△「得不償失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呂氏春秋・慎大覽・權勳》昌國君將五國之兵以攻齊。齊使觸子將,以迎天下之兵於濟上。齊王欲戰,使人赴觸子,恥而訾之曰:「不戰,必剷若類,掘若壟。」觸子苦之,欲齊軍之敗。於是以天下兵戰,戰合,擊金而卻之,卒北,天下兵乘之,觸子因以一乘去,莫知其所,不聞其聲。達子又帥其餘卒,以軍於秦周,無以賞,使人請金於齊王。齊王怒曰:「若殘豎子之類,惡能給若金?」與燕人戰,大敗,達子死,齊王走莒。燕人逐北入國,相與爭金於美唐甚多。此貪於小利以失大利者也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北齊・劉晝《劉子・卷九・貪愛》。② 帥:引導、率領。③ 軍:駐紮、屯兵。④ 秦周:齊城門名。⑤ 若:你、你的。⑥ 豎子:罵人愚弱無能的鄙稱。⑦ 惡:音,如何、怎麼。⑧ 燕:周代姬姓諸侯國,故址在今河北、遼寧及韓國北部。為戰國七雄之一,後為秦所滅。⑨ 齊:戰國七雄之一,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、河北省東南部一帶。⑩ 美唐:齊王金庫的名稱。  ▶ 北齊・劉晝《劉子・卷九・貪愛》昔蜀侯性貪,秦惠王聞而欲伐之。山澗峻嶮,兵路不通,乃琢石為牛,多與金,日置牛後,號牛糞金,言以遺蜀侯。蜀侯貪之,乃斬山填谷,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,秦人帥師隨後而至,滅國亡身,為天下所笑,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。
【典故】根據《呂氏春秋・慎大覽・權勳》的記載:戰國時代,燕將樂毅率領五國(燕、秦、韓、魏、趙)的軍隊攻打齊國,齊王派觸子領軍迎戰於濟水之上。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,觸子深感為難,齊王卻出言羞辱威脅以逼使他出戰。結果觸子雖然勉強出戰,卻故意使齊軍敗北,而他自己就乘機逃得無影無蹤。後來齊國的另一將軍達子又率領殘兵,駐守在國都城門,為了激勵士氣,只好向齊王請求賞金,齊王不但不給,還把他怒罵一頓。這一來,達子與燕軍交戰,當然大敗,不但達子陣亡,齊王也逃到莒邑。燕軍追入城門,就趁勢把齊國金庫所藏的金子掠奪一空,這就是「貪於小利以失大利」的好例子。後來「貪小失大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於表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意思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楊簡《楊氏易傳・卷七・隨卦・六二》:「雖六二與九五亦有陰陽相應之象,然既已近係於初九,則勢無兼與之理,故象曰:『弗兼與也。』言係一則失一,以為貪小失大之戒。」② 《初刻拍案驚奇・卷一六》:「誰知到為這婆子,白白裡送了兩個後生媳婦?這叫做『貪小失大』,所以為人切不可做那討便宜苟且之事!」③ 《蕩寇志・第一三回》:「只圖贏狄雷,卻棄了沂州府,豈不是貪小失大,正中吳用的計?」
【用法】  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。  用在「得小失大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投資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,以免貪小失大,後悔莫及。② 騙子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,讓許多人貪小失大,損失慘重。③ 上一次當,學一次乖。你現在可學到貪小失大的教訓了吧!④ 他為搶買便宜貨,結果貪小失大,買回一堆不堪使用的東西。⑤ 你這樣只顧眼前小利,可能會貪小失大,難保日後不會因此後悔。⑥ 許多人因為貪圖小利而被騙走了一大筆錢,這種貪小失大的例子不勝枚舉。
【辨似】  「貪小失大」及「得不償失」都有得、失不相對等的意思。  「貪小失大」側重於因貪求小利而造成巨大損失;「得不償失」側重於說明所得不及所失。
貪小失大得不償失辨似例句
他為搶買便宜貨,結果~,買回一堆不堪使用的東西。
他花了一千元簽注樂透彩,卻只回收四百元的獎金,顯然是~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53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