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負荊請罪
释义
負荊請罪
注音ㄈㄨˋ ㄐㄧㄥ ㄑㄧㄥˇ ㄗㄨㄟˋ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近義:肉袒牽羊
【釋義】背著荊條,前往對方居所自請責罰。典出《史記・卷八一・廉頗藺相如列傳》。後用「負荊請罪」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,請求責罰和原諒。△「刎頸之交」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八一・廉頗藺相如列傳》既罷歸國,以相如功大,拜為上卿,位在廉頗之右。廉頗曰:「我為趙將,有攻城野戰之大功,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,而位居我上,且相如素賤人,吾羞,不忍為之下。」宣言曰:「我見相如,必辱之。」相如聞,不肯與會。相如每朝時,常稱病,不欲與廉頗爭列。已而相如出,望見廉頗,相如引車避匿。於是舍人相與諫曰:「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,徒慕君之高義也。今君與廉頗同列,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,恐懼殊甚,且庸人尚羞之,況於將相乎!臣等不肖,請辭去。」藺相如固止之,曰:「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?」曰:「不若也。」相如曰:「夫以秦王之威,而相如廷叱之,辱其群臣,相如雖駑,獨畏廉將軍哉?顧吾念之,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,徒以吾兩人在也。今兩虎共鬥,其勢不俱生。吾所以為此者,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。」廉頗聞之,肉袒負荊,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。曰:「鄙賤之人,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。」卒相與驩,為刎頸之交  ① 相如:藺相如,戰國時趙人,生卒年不詳。出身寒微,終以智勇而顯貴。趙惠文王時,秦昭襄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,相如奉命帶著璧使秦,見秦王毫無誠意,便以智謀將和氏璧完整帶回趙國。後來又在秦、趙澠池之會,面斥秦王,使趙王免於屈辱,遂封為上卿。② 廉頗:戰國時趙人,生卒年不詳。為趙國名將,屢敗齊、魏等國,以勇敢善戰聞名於諸侯。③ 已而:不久、後來。④ 舍人:戰國及漢初王公貴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。⑤ 不肖:不賢,無才能。於此用為自謙之詞。⑥ 固:堅決、強硬。⑦ 秦王:指秦昭襄王。姓嬴,名稷(西元前325∼前251),戰國時秦國國君,在位五十六年,卒諡昭襄。在位時用范雎遠交近攻之策,向東擴展,國勢強盛。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中,皆受挫於藺相如。⑧ 叱:呵斥、責罵。⑨ 肉袒負荊:裸露上身,背負荊條。袒,音ㄊㄢˇ,脫衣露出上身。荊,指荊木枝條製成的鞭子,古代用作刑杖。⑩ 寬:度量宏大、包容饒恕。⑪ 卒:終於。⑫ 驩:音ㄏㄨㄢ,通「歡」,友好。⑬ 刎頸之交: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。見「刎頸之交」。
【典故】據《史記・卷八一・廉頗藺相如列傳》載,戰國時代,趙國有兩個賢臣,一個是藺相如,一個是廉頗。藺相如因為在與秦國的兩次外交攻防戰中,憑藉著勇氣與機智使趙國處於不敗之地,所以官階升至上卿,朝廷朝會時的位置還在大將軍廉頗之上,廉頗因而十分不滿。他認為自己一直以來在戰場上出生入死,屢屢建功,而藺相如只不過會逞口舌之能,便從一個出身卑賤、微不足道的門客,官至上卿,實在讓人無法忍受。廉頗於是宣稱:一定要找機會羞辱藺相如。藺相如聽說了以後,便刻意迴避廉頗,常常以生病為由不出席朝會。在路上遠遠地看到廉頗,也要車夫先把車拉開躲到一邊。結果,大家都認為藺相如畏懼廉頗,廉頗因此十分得意。藺相如雖然不以為意,但他的門客、親信卻對他怯懦的行為感到不滿,引以為恥,紛紛求去。這時藺相如才解釋說:「我敢公然地在朝廷上叱責秦王和羞辱他的臣子,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?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,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。如果我們互相爭鬥,有任何一方傷亡,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。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,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!」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,他覺得非常慚愧,於是脫了上衣露出臂膊背負著荊條,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。藺相如並不怪罪他,兩人反而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負荊請罪」,用來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,請求責罰和原諒。
【書證】① 唐・李白〈上安州李長史書〉:「敢昧負荊請罪門下,儻免以訓責,恤其愚蒙;如能伏劍結纓,謝君侯之德。」② 《舊五代史・卷一三三・周書・世襲列傳二・錢鏐》:「兼使人徐筠等進貢之時,禮儀有失,尚蒙赦宥,未置典刑,敢不投杖責躬,負荊請罪?」③ 元・高文秀《澠池會・第四折》:「大夫!廉頗多有差遲,今日叩門負荊請罪。」④ 元・王實甫《麗春堂・第四折》:「聖人著李圭到丞相跟前負荊請罪,丞相休記前讎!」⑤ 明・許自昌《水滸記・第一三齣》:「特奉主帥之命,一來負荊請罪,二來送還財物。」⑥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七二回》:「倘使他到兄弟這裡,兄弟自當力為排解,叫他到貴署去負荊請罪;就怕他逕到督憲那裡去,那就得要閣下自己去料理的了。」⑦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三七回》:「如今只講這席酒,原是為給爺賀喜接風,我們負荊請罪,請爺開酒而設的。」⑧ 《孽海花・第一六回》:「這會兒,我也不敢在妹妹跟前辯,只有負荊請罪,求妹妹從此寬恕就完了!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背著荊條,前往對方居所自請責罰。  用在「懺悔認錯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當年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,是有感於藺相如的寬容大度。② 廉頗負荊請罪的行為所以被肯定,就是大家佩服他知錯能改的勇氣。▶   比喻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,請求責罰和原諒。  用在「懺悔認錯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追究起來,這事錯在你,趕緊負荊請罪去吧!② 對於他負荊請罪,勇於悔改的作法,我深感欽佩。③ 昨天言語多有冒犯,今天特來負荊請罪,請您多包涵。④ 王先生又鞠躬又送花,只因誤會了太座,不得不負荊請罪。⑤ 既然已知是自己的錯,除了負荊請罪以求對方寬容,還有什麼好辦法?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56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