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作繭自縛
释义
作繭自縛
注音ㄗㄨㄛˋ ㄐㄧㄢˇ ㄗˋ ㄈㄨˊ拼音zuò jiǎn zì fú近義:自作自受、自食其果、作法自斃、玩火自焚、咎由自取
【釋義】蠶吐絲結繭,將自己包裹於內。語本《景德傳燈錄・卷二九・誌公和尚・十四科頌・善惡不二》。後用「作繭自縛」比喻人做某事,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。△「作法自斃」
【典源】▶ 《景德傳燈錄・卷二九・誌公和尚・十四科頌・善惡不二》我自身心快樂,翛然無善無惡。法身自在無方,觸目無非正覺。六塵本來空寂,凡夫妄生執著。涅槃生死平等,四海阿誰厚薄。無為大道自然,不用將心畫度。菩薩散誕靈通,所作常含妙覺。聲聞執法坐禪,如蠶吐絲自縛。法性本來圓明,病愈何須執藥。了知諸法平等,翛然清虛快樂。  ① 圓明:佛家語。圓融容易體會領悟。② 愈:同「愈」,病情好轉。
【典故】蠶吐絲成繭,把自己給裹起來。這本是養蠶時常見的景象,有心人將它用來比喻人做了某事,反將自己困於其中。南朝梁誌公和尚〈十四科頌・善惡不二頌〉,頌中有:「聲聞執法坐禪,如蠶吐絲自縛」兩句。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佛的境界不必外求,它就在我們本來的身心中。一般人不了解,一直向外去追求,於是以為坐禪可以成佛,卻不知那就像吐絲為繭,反而牢牢地把自己給困住了。所以頌中接下去說:「法性本來圓明,病愈何須執藥。」法性就是佛性,我們的佛性本來就存在的,不必靠外在修練的,就像沒生病的人何必吃藥呢?在另外一篇〈事理不二頌〉中,誌公和尚也說:「一切無非佛事,何須攝念坐禪?」意思也是一樣。在〈菩提煩惱不二頌〉中更明白地說:「大道祇在目前,迷倒愚人不了。」佛就在眼前,迷糊的人們不了解,用盡心機往外去尋找,那倒真像是蠶吐絲為繭,把自己越綑越緊,離佛的境界也就越來越遠了。後來「作繭自縛」這句成語或即從這裡演變出來。出現「作繭自縛」這句成語的文獻如:《浮生六記・卷六・養生記逍》:「又讀〈逍遙遊〉,而悟養生之要,惟在閒放不拘,怡適自得而已。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,得勿作繭自縛矣乎!」
【書證】① 《浮生六記・卷六・養生記逍》:「又讀〈逍遙遊〉,而悟養生之要,惟在閒放不拘,怡適自得而已。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,得勿作繭自縛矣乎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人做某事,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。  用在「自取其禍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如今我就像作繭自縛,深陷困境中了。② 這些都是小事,別再作繭自縛想不開了。③ 感情的事最易讓人作繭自縛,難以解脫。④ 他這種畫地自限的作法,不就等於作繭自縛嗎?⑤ 凡事寬容些,堅持己見,難免作繭自縛,徒增困擾。⑥ 這件麻煩事是他自找的,如今作繭自縛,怪不得別人。⑦ 像他自我意識這麼強的人,很容易作繭自縛,自尋煩惱。⑧ 做事情之前得考慮清楚,可別越理越亂,最後陷入作繭自縛的困境。
【辨似】  「作繭自縛」及「作法自斃」都有做了某事,反使自己不利的意思。  「作繭自縛」語義較輕,指陷入困境;「作法自斃」語義較重,指受害或滅亡。
作繭自縛作法自斃辨似例句
像他自我意識這麼強的人,很容易~,自尋煩惱。
他誣賴了那麼多人,當然受到朋友的排斥,真是~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9:2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