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請君入甕
释义
請君入甕
注音ㄑㄧㄥˇ ㄐㄩㄣ ㄖㄨˋ ㄨㄥˋ拼音qǐng jūn rù wèng近義:以其人之道、還治其人之身、自作自受、作法自斃
【釋義】指唐代酷吏來俊臣用周興自己想的方法刑求他,要周興進到以火燒熱的大甕裡。#典出唐・張鷟《朝野僉載》。後用「請君入甕」比喻以其人之法,還治其人之身。亦用於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。
【典源】▶ #唐・張鷟《朝野僉載》(據《太平廣記・卷一二一・周興》引)唐秋官侍郎周興,與來俊臣對推事。俊臣別奉進止鞫興,興不之知也。及同食,謂興曰:「囚多不肯承,若為作法。」興曰:「甚易也。取大甕,以炭四面炙之,令囚人處之其中,何事不吐。」即索大甕,以火圍之。起謂興曰:「有內狀老兄,請兄入此甕。」興惶恐叩頭,咸即款伏,斷死,放流嶺南。所破人家,流者甚多,為讎家所殺。傳曰:「多行無禮必自及。」信哉。  ① 周興:?∼西元691,唐雍州長安人。少習法律。屢決制獄,深文周納,妄殺數千人。武則天稱帝,任尚書左丞,上疏請除李家宗正屬籍。天授二年,被告謀反伏罪,謫嶺南,在路上為仇人所殺。② 來俊臣:西元651∼697,唐萬年雍州人。武后時為御史中丞,治告密之事,性情凶暴殘忍。後以謀反伏誅。③ 內狀:朝廷來的公文。④ 勘:審問。⑤ 款伏:指老實的承認罪狀。  ▶ 另可參考:《新唐書・卷二〇九・酷吏列傳・周興》、《資治通鑑・卷二〇四・唐紀二〇・則天后天授二年》
【典故】唐代武后稱帝時,周興和來俊臣同時擔任審理訟案的司法官,都是當時有名的酷吏。天授年間,有人控告周興有意謀反,於是武后下詔要來俊臣審問周興,周興不知此事。來俊臣趁著和周興一起吃飯時,問周興道:「犯人不肯承認罪行時,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對付他們?」周興說:「這容易,你拿一個大甕,在四周升炭火將它烤熱,命令犯人站在裡面,還怕他們不俱實招供。」來俊臣聽了,立即命人取來大甕生火。等準備好,他站起來跟周興說:「朝廷送來公文要我審問你,現在請你進入這個甕中吧!」周興嚇得立刻跪在地上叩頭,老實的招認罪行。後來「請君入甕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以其人之法,還治其人之身;也用來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。
【書證】① 清・梁廷枏《曲話》:「蔣心餘太史九種曲,吐屬清婉……其至離奇變幻者,莫如《臨川夢》,竟使若士先生身入夢境,與四夢中人一一相見。請君入甕,想入非非;娓娓清言,猶餘技也。」② 《聊齋志異・卷一〇・席方平》:「當掬西江之水,為爾湔腸;即燒東壁之床,請君入甕。」③ 《紅樓夢・第六二回》:「湘雲的拳卻輸了,請酒面酒底。寶琴笑道:『請君入甕。』大家笑起來,說:『這個典用的當。』」④ 清・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・卷一三・槐西雜志三》:「彼致人之疾,吾致其疾;彼戕人之命,吾戕其命。所謂請君入甕,天道宜然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比喻以其人之法,還治其人之身。  用在「害人害己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我看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,來個請君入甕之計了。② 上回我結婚被你老兄給鬧慘了,今天天道循環,請君入甕。③ 他向來是耍詭計整人,想不到請君入甕,落入自己所設圈套。④ 巧的是這陷阱是他自己挖的,這下被推入後,真的是請君入甕了。⑤ 無故曠職一律記大過,這規矩是當初你自己訂的,現在就請君入甕吧!⑥ 第一次進新房要學狗叫,這是你自己訂的。來!請君入甕!大伙洗耳恭聽!⑦ 當年他居心不良訂此法,今天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,給他來一個請君入甕。▶   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。  用在「設計害人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我們已布下天羅地網,等對方一來,就可請君入甕了。② 對付這種小人,且讓我施巧計,請君入甕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55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