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人心不古
释义
人心不古
注音ㄖㄣˊ ㄒㄧㄣ ㄅㄨˋ ㄍㄨˇ拼音rén xīn bù gǔ近義:世風日下、世衰道微反義:古道熱腸、古貌古心
【釋義】感嘆現在的人,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。※語或出明・劉時中〈端正好・上高監司・既官府甚清明套・十二月〉曲。△「世道不古」
【典源】▶ ※明・劉時中〈端正好・上高監司・既官府甚清明套・十二月〉曲(據《全元散曲》引)不是我論黃數黑,怎禁他惡紫奪朱?爭奈何人心不古,出落著馬牛襟裾。口將言而囁嚅,足欲進而趦趄  ① 論黃數黑:惡意攻訐,誹謗批評。見「數黑論黃」。② 惡紫奪朱:比喻異端代替正統,邪惡超越正義。惡,音ㄨˋ,憎恨。見「惡紫奪朱」。③ 爭:如何,同「怎」。④ 馬牛襟裾:比喻不識禮儀,人行事像禽獸一般。襟裾,音ㄐㄧㄣ ㄐㄩ,衣服。見「馬牛襟裾」。⑤ 囁嚅:音ㄋㄧㄝˋ ㄖㄨˊ,有話想說又不敢說,吞吞吐吐的樣子。⑥ 趦趄:音ㄗ ㄐㄩ,想前進卻又不敢。
【典故】由於元代的統治者為蒙古部族,愛好音樂與歌舞,此性格反映在文學上,於是產生了豐富多樣的戲劇與歌舞,散曲亦是一種新興的文學體裁。劉時中即為著名曲家之一。元順帝天曆二年,江西大旱,劉時中見到災民受難的情況,於是作了兩套散曲〈端正好〉,上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。第一套的內容陳述饑荒時「穀不登,麥不長」,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,而且憤怒地斥責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,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。第二套則是揭露官吏的無能與玩法亂紀。他形容一群暴發戶般的官員為「沒見識街市匹夫」,彼此狼狽為奸,勾結作惡,盡日將精力耗費在吃喝嫖賭,完全不顧百姓生計。並申辯說:「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,但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邪惡戰勝正義?現在的人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,明明是人,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。」後來「人心不古」演變為成語,用來感嘆現在的人,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。
【書證】① 元・劉時中〈端正好・上高監司・既官府甚清明套・十二月〉曲:「爭奈何人心不古,出落著馬牛襟裙。」(源)② 《明史・卷一三八・唐鐸列傳》:「都御史詹徽剛斷嫉惡,胥吏不得肆其貪,謗訕滿朝。唐鐸重厚,又謂懦而無為。人心不古,有若是耶!」③ 明・宋應星《野議・風俗議》:「京官名帖大字,事體原無妨礙。……且學問未大,功業未大,而只以名姓自大,亦人心不古之一端也。」④ 明・張居正〈答兩廣殷石汀論平古田事〉:「近來人心不古,好生異議,以其媢嫉之心,而持其庸眾之見,惟欲偏徇己私,不顧國家便否。」⑤ 《鏡花緣・第二七回》:「只因三代以後,人心不古,撒謊的人過多。死後阿鼻地獄容留不下。」⑥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二八回》:「接著古禮,媳婦每日謁見翁姑,這些東西還該隨身佩帶的,祇是如今人心不古,你若帶在身上,大家必譁以為怪。」⑦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一二回》:「唉!真是人心不古,詭變百出,令人意料不到的事,儘多著呢。」
【用法】  感嘆現在的人,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世道淪喪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世道險惡,人心不古,凡事還是小心點好。② 近年殺人搶劫的新聞越來越多,真是人心不古!③ 面對逐漸敗壞的社會風氣,許多人經常感慨人心不古。④ 眼看如今世風日下,人心不古,笑貧不笑娼,竟不知羞恥為何物。⑤ 現代社會的人情味愈來愈淡薄,和過去大不相同,真是人心不古啊!⑥ 現在許多人招搖撞騙,為了金錢不擇手段,唯利是圖,真是人心不古。⑦ 現在有些人販毒、走私無所不為,一心只想發財,令人感嘆人心不古啊!⑧ 今天大家都在慨嘆社會風氣敗壞,人心不古,然仍有許多默默行善的人,在社會各角落救人濟世,值得欽佩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0:27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