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亦步亦趨
释义
亦步亦趨
注音ㄧˋ ㄅㄨˋ ㄧˋ ㄑㄩ拼音yì bù yì qū近義:人云亦云、依樣畫葫蘆、鸚鵡學舌反義:另闢蹊徑、別出心裁、別開生面、標新立異、獨樹一幟關聯:一趨一步、隨人步趨、一步一趨
【釋義】指學生追隨老師的腳步。語本《莊子・田子方》。後用「亦步亦趨」形容事事追隨或仿傚別人。△「奔逸絕塵」、「望塵莫及」、「瞠乎其後」
【典源】▶ 《莊子・田子方》顏淵問於仲尼曰:「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亦馳;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後矣!」夫子曰:「回,何謂邪?」曰:「夫子步,亦步也;夫子言,亦言也;夫子趨,亦趨也;夫子辯,亦辯也;夫子馳,亦馳也;夫子言道,回亦言道也;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,夫子不言而信,不比而周,无器而民滔乎前,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。」  ① 顏淵:顏回(西元前521∼前490),字子淵,春秋時魯人,為孔子弟子。天資明睿,貧而好學,於弟子中最賢,孔子稱其「不遷怒,不貳過」。後世稱為「復聖」,列於孔門德行科。② 仲尼:孔子(西元前551∼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時魯人。生有聖德,學無常師,相傳曾問禮於老聃,學樂於萇弘,學琴於師襄。初仕魯,為司寇,攝行相事,魯國大治。後周遊列國十三年,不見用,年六十八,返魯,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。有弟子三千,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,開平民教育先河,後世尊為「至聖先師」。③ 奔逸絕塵:奔走的速度極快,比喻才能傑出。見「奔逸絕塵」。④ 瞠:音ㄔㄥ,張目直視的樣子。
【典故】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,雖然貧困,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,依然奮發好學,在孔門四科(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)裡,名列於德行科。在《莊子・田子方》中,曾用他們師生為例,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。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。有一天顏淵請教孔子:「夫子走的時候,我也跟著走;夫子快步走,我也跟著快步走;夫子快跑時,我也跟著快跑。可是當夫子奔走速度達到非常快速的時候,我卻只能在後面瞪著眼睛直看。」顏淵所要表達的意思是,孔子做什麼,他也跟著做什麼,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、跟上腳步的,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說什麼,眾人就自然信服;不曾親近或偏袒,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;沒有爵位,而百姓卻自然歸向他,這些在顏淵的心中,一直無法看出是什麼緣故,因此就向孔子請教。而孔子也向顏淵解釋,這一切都是因為虛心的順應自然萬物之變化,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規律的關係。後來「亦步亦趨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事事追隨或仿傚別人。
【書證】① 明・朱之瑜《朱舜水集・卷六・書簡三・元旦賀源光國書其六》:「卓識之君子所宜夙夜祗懼,思贊萬世無疆之休;今乃怡怡然亦步亦趨,恐非持滿保泰之道也。」② 清・洪亮吉《北江詩話・卷五》:「惟吾鄉邵山人長蘅,初所作詩,既描摩盛唐,苦無獨到,及一入宋商邱幕府,則又亦步亦趨,不能守其故我矣。」③ 《四庫總目提要・卷五七・史部・傳記類一・名臣言行錄》:「(李)幼武所補,太抵亦步亦趨,無甚出入。」④ 清・沈德潛《說詩晬語・卷上》:「而武林陳允倩謂老杜不能青出於藍,直是亦步亦趨。未免揚許失實。」⑤ 清・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・卷一・宋詞宜多讀多看》:「然必擇定一家,奉為金科玉律,亦步亦趨,不敢稍有踰越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事事追隨或仿傚別人。  用在「緊緊跟隨」、「毫無主見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只知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,人云亦云,毫無主見。② 剛學會走路的小娃兒,大人一定要亦步亦趨地跟著,預防他會跌倒。③ 家裡養的小花狗就像是我的影子,每次我出門,牠都亦步亦趨地跟著。④ 在產品設計這方面,我們要走自己的路,不要老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。⑤ 學習他人長處,不是只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,而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和特色。⑥ 藝術創作雖往往須經模仿,但如果一直只在別人的作品後面亦步亦趨,就難成大家。
【辨似】  趨,音ㄑㄩ。疾步的意思。不可寫作「驅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1:43: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