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
释义
五十步笑百步
注音ㄨˇ ㄕˊ ㄅㄨˋ ㄒㄧㄠˋ ㄅㄞˇ ㄅㄨˋ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近義:半斤八兩、相去無幾反義:天壤之別關聯:百步五十步之間、五十步、五十笑百
【釋義】作戰時,敗退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退一百步的人膽小。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,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。典出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梁惠王曰:「寡人之於國也,盡心焉耳矣。河內凶,則移其民於河東,移其粟於河內。河東凶亦然。察鄰國之政,無如寡人之用心者。鄰國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」孟子對曰:「王好戰,請以戰喻。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後止,或五十步而後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則何如?」曰:「不可。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」曰:「王如知此,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。不違農時,穀不可勝食也;數罟不入洿池,魚鱉不可勝食也;斧斤以時入山林,材木不可勝用也。穀與魚鱉不可勝食,材木不可勝用,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。養生喪死無憾,王道之始也。五畝之宅,樹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雞豚狗彘之畜,無失其時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,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。謹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義,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。七十者衣帛、食肉,黎民不饑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!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,塗有餓莩而不知發,人死則曰:『非我也,歲也。』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,曰:『非我也,兵也。』王無罪歲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」  ① 填然:鼓音充實盛大的樣子。② 棄甲曳兵:拋棄鎧甲,拖著兵器。形容戰敗落荒而逃。
【典故】戰國時代,各國時常互相攻伐,為了遏止戰禍的蔓延,讓百姓過安定的生活,孟子便周遊列國,勸導國君實行王道,重視仁義,以改變這種好戰的風氣。有一次孟子去見梁惠王,梁惠王說:「我治理國事,真是盡心盡力了!河內遇到饑荒,就把河內的災民遷移到河東,又將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來賑濟。當河東遇到饑荒,也是這樣處理。看看鄰國,沒有一個國君像我這樣用心的,但是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,而我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多,這是什麼緣故呢?」孟子回答說:「您向來喜歡打仗,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。戰鼓咚咚的敲著,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。那戰敗的士兵,就丟盔棄甲,拖著兵器逃走,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,有的則逃了五十步就止步了。如果逃了五十步的人卻取笑那逃了一百步的,說他膽子小。您覺得怎麼樣呢?」梁惠王說:「這是不對的,只不過沒跑一百步罷了,但逃了五十步也是逃跑啊!」孟子說:「您既然明白這個道理,就不必奢望百姓會比鄰國多了。彼此都不管人民的死活,如何能期望更多的人民來歸附呢?」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五十步笑百步」,用來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,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「王好戰,請以戰喻。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後止,或五十步而後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則何如?」(源)② 《弘明集・卷三・南朝宋・何承天・答宗居士書》:「豈獨愛欲未除,宿緣是畏,唯見其有,豈復是過。以此嗤齊侯,猶五十步笑百步耳。」③ 《朱子語類・卷一六・大學・傳六章釋誠意》:「論他個,又卻只是見錯,故以不善為善,而不自知耳。其與知不至而自欺者,固是『五十步笑百步』,然卻又別。」④ 《明史・卷二四三・高攀龍列傳》:「輔臣王錫爵等,跡其自待,若愈於張居正、申時行;察其用心,何以異於五十步笑百步?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,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。  用在「同樣低劣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你的成績比他好不了多少,何必五十步笑百步?② 他以為見解高過別人,依我看來,正是五十步笑百步。③ 同樣沒得名次,卻在此互相取笑,豈不是五十步笑百步?④ 你們同樣犯了錯,都不知悔改,還在那裡五十步笑百步!⑤ 閩南諺語說:「龜笑鱉無尾。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。⑥ 媽媽對著兩兄弟說:「你們快別五十步笑百步的互相取笑了。」⑦ 同樣是遲到,他卻嘲弄比自己還晚到的人,簡直是五十步笑百步!⑧ 你們一個偷看別人,一個偷帶小抄,都是作弊,何必五十步笑百步?⑨ 你別在那裡五十步笑百步了,你也才得六十分,沒比我高明到哪裡去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24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