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衣錦還鄉
释义
衣錦還鄉
注音ㄧˋ ㄐㄧㄣˇ ㄏㄨㄢˊ ㄒㄧㄤ拼音yì jǐn huán xiāng反義:衣錦夜行關聯:衣錦之榮、衣錦故鄉、衣錦過鄉、衣錦榮歸
【釋義】衣,音ㄧˋ,動詞,穿著的意思。「衣錦還鄉」指身穿錦繡的衣服返回故鄉。形容人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鄉。#語出《梁書・卷九・柳慶遠列傳》。△「衣錦夜行」
【典源】▶ #《梁書・卷九・柳慶遠列傳》柳慶遠字文和,河東解人也。……霸府建,以為太尉從事中郎。高祖受禪,遷散騎常侍、右衛將軍,加征虜將軍,封重安侯,食邑千戶。母憂去職,以本官起之,固辭不拜。天監二年,遷中領軍,改封雲杜侯。四年,出為使持節、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諸軍事、征虜將軍、寧蠻校尉、雍州刺史。高祖餞於新亭,謂曰:「卿衣錦還鄉,朕無西顧之憂矣。」  ▶ 另可參考:《南史・卷三八・柳元景列傳》
【典故】「衣錦還鄉」的「衣」作動詞,穿著的意思。「衣錦」指身著華美的衣服。錦繡華貴的衣服則是顯貴者的服飾,如《詩經・秦風・終南》:「君子至止,錦衣狐裘。」便是形容君王穿著錦衣狐裘,十分有威儀的樣子。後來在《漢書・卷三一・陳勝項籍傳》中,韓生勸項羽建都關中,項羽拒絕了,並回答:「富貴不歸故鄉,如衣錦夜行。」意思是說,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回到故鄉,就好像穿著錦衣在夜裡行走,榮顯不為人知。所以「衣錦」即指功成名就之意。典源文中,傳主柳慶遠(西元458∼514),字文和,南朝梁河東解人。齊時為魏興太守、襄陽令。後蕭衍起兵,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,受到信任。建國後重用柳慶遠,封為雲杜侯,後累官至雍州刺史。河東為今山西境內,黃河以東之地,雍州則包括今陝西、甘肅的大部分及青海額濟納等地,柳慶遠要去雍州上任,途中必先經過家鄉,故高祖為柳慶遠餞別之時,說道:「你這次前往雍州上任,順便功成名就回到故鄉,而且西邊的疆域也因為有你鎮守,我從此沒有後顧之憂了。」後來「衣錦還鄉」被用來形容人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鄉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梁書・卷九・柳慶遠列傳》:「卿衣錦還鄉,朕無西顧之憂矣。」(源)② 《周書・卷二八・史寧列傳》:「觀卿風表,終至富貴,我當使卿衣錦還鄉。」③ 元・王實甫《西廂記・第五本・第四折》:「今日衣錦還鄉,小姐的金冠霞帔都將著,若見呵,雙手索送過去。」④ 元・鄭光祖《倩女離魂・第四折》:「謝聖恩可憐,除小官衡州府判,著小官衣錦還鄉。」⑤ 明・高明《琵琶記・第五齣》:「但願得你名登高選,衣錦還鄉,教人作話傳。」⑥ 《警世通言・卷六・俞仲舉題詩遇上皇》:「高才不遇,落魄堪傷。敕賜高官,衣錦還鄉。」⑦ 《二刻拍案驚奇・卷一一》:「我久不歸家了,況我落魄出來,今衣錦還鄉,也是好事;便到了家裏,再去鳳翔,不過遲得些日子,也不為礙。」⑧ 《醒世姻緣傳・第一八回》:「六七年不到家的人,一旦衣錦還鄉,那親戚看望,送禮接風,這是形容不盡,不必說起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人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鄉。  用在「光榮回鄉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衣錦還鄉是人生的得意事之一。② 他離鄉奮鬥數年,如今終於衣錦還鄉。③ 衣錦還鄉是每個異鄉遊子的共同願望。④ 他從前飽受鄰人的譏諷、嘲笑,如今總算衣錦還鄉,可以揚眉吐氣了。⑤ 母親勉勵即將出外奮鬥的兒子要有志氣,希望他能衣錦還鄉,光耀門楣。⑥ 她到國外留學,經過四年苦讀,如今終於得到博士學位,可以高興地衣錦還鄉了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12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