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血流漂杵
释义
血流漂杵
注音ㄒㄧㄝˇ ㄌㄧㄡˊ ㄆㄧㄠ ㄔㄨˇ拼音xiě liú piāo chǔ近義:血流成河、流血浮尸反義:兵不血刃關聯:流血漂鹵
【釋義】指被殺的人很多,所流的血足以浮起木杵。語出《書經・武成》。後用「血流漂杵」形容戰場上殺戮的慘酷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書經・武成》(武)王若曰:「嗚呼!群后!……既戊午,師逾孟津。癸亥,陳于商郊,俟天休命。甲子昧爽,受率其旅若林,會于牧野,罔有敵于我師。前徒倒戈,攻于後以北,血流漂杵。一戎衣,天下大定,乃反商政,政由舊。」  ① 前徒:指商朝前軍。② 倒戈:軍隊背叛,反戈相向。③ 一戎衣:一著軍服。
【典故】商朝末年紂王無道,周武王起兵討伐,敗紂而取得天下。《書經・武成》篇記載了武王滅商後的重要政事,其中一段武王陳述商周交戰的情況:雙方的軍隊最後在牧野這個地方決戰。結果商朝前軍背叛紂王,反而拿著武器回頭攻打自己的同袍,以致節節敗退。當時戰況激烈,死傷慘重,所流的血多到能夠讓木杵浮起來。這一次戰役的結果,紂王自焚,商朝滅亡,周朝興起,天下回歸太平。「血流漂杵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,後來被用於形容戰場上殺戮的慘酷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書經・武成》:「受率其旅若林,會于牧野,罔有敵于我師。前徒倒戈,攻于後以北,血流漂杵。」(源)② 漢・賈誼《新書・卷一・益壤》:「炎帝無道,黃帝伐之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誅炎帝而兼其地,天下乃治。」③ 漢・賈誼《新書・卷二・制不定》:「黃帝行道,而炎帝不聽,故戰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」④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九九回》:「縣大老爺喝叫打,差役便把他按倒在地,褪下褲子,當街打了五十小板子。……當時把他打得『血流漂杵』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戰場上殺戮的慘酷。  用在「戰況慘烈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兩軍短兵相接,殺得屍橫遍野,血流漂杵。② 淝水之戰,秦軍大敗,死傷無數,血流漂杵。③ 長平之戰,白起擊殺趙軍四十餘萬,到處血流漂杵。④ 曹操望著自己軍隊被殺得血流漂杵,屍積如山,只好鳴金收兵,徐圖東山再起。
【辨似】  漂,音ㄆㄧㄠ。浮起。不可寫作「飄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58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