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世態炎涼
释义
世態炎涼
注音ㄕˋ ㄊㄞˋ ㄧㄢˊ ㄌㄧㄤˊ拼音shì tài yán liáng近義:人情冷暖、世風澆薄反義:患難與共關聯:世俗炎涼、炎涼世態
【釋義】「世態」,指世俗情態。語出唐・呂從慶〈偶興〉詩。「炎涼」,即冷暖。語出唐・白居易〈和答詩十首・和松樹〉。「世態炎涼」比喻世俗情態反覆無常。
【典源】㊤ 世態:▶ 唐・呂從慶〈偶興〉詩(據《全唐詩外編・補逸・卷一五・呂從慶》引)吾亦陶彭澤,從來懶折腰。焚香懷落落,對酒意囂囂。世態雲多幻,人情雪易消。最佳猿共鶴,閒裡日相邀。㊦ 炎涼:▶ 唐・白居易〈和答詩十首・和松樹〉(據《全唐詩・卷四二五・白居易》引)亭亭山上松,一一生朝陽。森聳上參天,柯條百尺長。漠漠塵中槐,兩兩夾康莊。婆娑低覆地,枝幹亦尋常。八月白露降,槐葉次第黃。歲暮滿山雪,松色鬱青蒼。彼如君子心,秉操貫冰霜;此如小人面,變態隨炎涼。共知松勝槐,誠欲栽道傍。糞土種瑤草,瑤草終不芳。尚可以斧斤,伐之為棟梁。殺身獲其所,為君構明堂。不然終天年,老死在南岡。不願亞枝葉,低隨槐樹行。  ① 白露:秋天的露水。② 槐:槐樹。豆科槐樹屬,落葉喬木。葉為奇數羽狀,有柄,卵形至披針卵形,基部廣楔形至圓形,背面綠白色。夏季開淡黃色蝶形花。莢果肉質,念珠狀,種子腎臟形,褐色。材質堅硬,可供建築材料之用。花可入藥。
【典故】「世態炎涼」係由「世態」及「炎涼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世態」是出自唐・呂從慶〈偶興〉詩。呂從慶是唐汴州大梁人,字世膺,號豐溪漁叟。在他這首〈偶興〉詩中,「吾亦陶彭澤,從來懶折腰」。他自比為陶淵明,從不願為五斗米折腰。閒時焚香、飲酒,是如此瀟灑自然,無欲自得。世俗情態像雲一樣變幻多端,人情也像雪一樣容易消失不見,還不如與猿、鶴為伴,隱居不仕,逍遙自在。「炎涼」則是出自唐・白居易〈和答詩十首・和松樹〉。本來「炎涼」一詞早在南朝齊・謝朓〈同羇夜集〉詩中就已出現:「積念隔炎涼,驤言始今夕。已對濁尊酒,復此故鄉客。」不過此詩中的「炎涼」是指夏秋,「隔炎涼」是指隔了一年,而在白居易的這首詩中,「炎涼」是指冷暖,比喻小人的態度就像季節的轉變一樣,忽冷忽熱,反覆無常,才是後來「世態炎涼」的意思。「世態炎涼」這個成語就是用來比喻世俗情態反覆無常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文天祥〈杜架閣〉詩:「昔趨魏公子,今事霍將軍,世態炎涼甚,交情貴賤分。」② 元・無名氏《凍蘇秦・第四折》:「暢道威震諸侯,腰懸六印,也索把世態炎涼,心中暗忖。」③ 明・俞弁《逸老堂詩話・卷上》:「大干山,小干山,兩山突兀湖中間。世態炎涼說不盡,叉手干人千萬難。」④ 《醒世恆言・卷二〇・張廷秀逃生救父》:「世態炎涼,自來如此,不足為異。」⑤ 《隋唐演義・第一四回》:「昔年也不干你丈夫事。我囊橐空虛,使你丈夫下眼相看,世態炎涼,古今如此。只是你那一針一線之恩,到今銘刻於心。」⑥ 《鏡花緣・第八五回》:「這句『錢多處前,錢少居後』,令人聽了,想起世態炎涼,能無慨歎!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世俗情態反覆無常。  用在「人情反覆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如今我嘗盡世態炎涼,將一切都看淡了。② 世態本炎涼,人情薄如紙,我如今是看透了。③ 這幾年,我歷盡了艱辛,也嘗盡了世態炎涼的滋味。④ 你別再怪那些朋友了,世態炎涼,自古如此,不足為奇。⑤ 作者若沒看盡世態炎涼,人情冷熱,怎能有如此深刻的人性描述?⑥ 他得意時,門庭若市;失意時,門可羅雀。這正是世態炎涼的最好寫照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00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