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不時之需
释义
不時之需
注音ㄅㄨˋ ㄕˊ ㄓ ㄒㄩ拼音bù shí zhī xū關聯:不時之須
【釋義】「不時之需」之「需」,典源作「須」。「須」義同「需」。指隨時的需用。#語本宋・蘇軾〈後赤壁賦〉。
【典源】▶ #宋・蘇軾〈後赤壁賦〉(據《蘇軾東坡全集・前集・卷一九》引)是歲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將歸于臨皋。二客從予,過黃泥之阪。霜露既降,木葉盡脫。人影在地,仰見明月。顧而樂之,行歌相答。已而歎曰:「有客無酒,有酒無肴,月白風清,如此良夜何?」客曰:「今者薄暮,舉網得魚,巨口細鱗,狀似松江之鱸,顧安所得酒乎?」歸而謀諸婦。婦曰:「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時之須。」於是攜酒與魚,復遊於赤壁之下。江流有聲,斷岸千尺。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幾何,而江山不可復識矣。  ① 典故或見於宋・王質〈論吏民劄子〉。② 薄暮:傍晚,太陽將落的時候。③ 鱸:動物名。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形目。頭大,體狹長。巨口細鱗,下顎稍突出。背部淡蒼色,腹部白色,體側及背鰭有黑斑。性凶猛,以魚蝦為食。常棲於近海,夏季由海溯河,冬季由河入海。可供食用。④ 子:你。同「爾」、「汝」。⑤ 赤壁:即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的赤鼻磯。  ▶ 宋・王質〈論吏民劄子〉(據《雪山集・卷三》引)且今之為郡縣之吏者,蓋亦甚難矣。監司不卹郡縣,故嘗有不時之需,稍緩則符檄紛紛,逼切則急于星火。權要不卹郡縣,故嘗有難應之求,稍不如所欲,則怒罵陵拂,以至于浸淫搖撼以快其志。
【典故】「不時之需」原作「不時之須」,見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〈後赤壁賦〉。北宋神宗朝,蘇軾遭人誣陷獲罪,被貶謫至黃州(今湖北省黃岡縣)。在此期間,蘇軾常四處遊覽,曾兩次遊於城外的赤壁磯,並將此地喻為三國古戰場赤壁,借以興發思古之悠情,寫下傳頌千古的〈前赤壁賦〉與〈後赤壁賦〉。〈前赤壁賦〉寫於秋季,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撫今追昔的感慨;〈後赤壁賦〉作於冬季,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胸中悲涼之意。「不時之須」一語即見於〈後赤壁賦〉,文中描述: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,舉頭見到月色美好,於是起了酒興。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,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,他的妻子說:「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時之須。」意思是說:我早就藏了好酒,好讓你隨時取用。後來「不時之需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指隨時的需用。另一位宋代文人王質的〈論吏民劄子〉:「監司不卹郡縣,故嘗有不時之需,稍緩則符檄紛紛,逼切則急于星火。」其中「監司」為宋代職官名,負責監察地方屬吏。這整句話的意思是:監司不知體恤地方,會隨時提出需求,並強迫地方配合,地方若不能及時因應,就會遭到糾舉彈劾。「不時之需」在此則指隨時提出讓人無法預料的需求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王質〈論吏民劄子〉:「監司不卹邵縣,故嘗有不時之需,稍緩則符檄紛紛,逼切則急于星火。」② 《明史・卷二五六・畢自嚴列傳》:「況內供召買,宣、大撫賞,及一切不時之需,又有出常額外者。」③ 明・李承勛〈豐財用材疏〉:「行糧料草,師出無常,此每鎮不時之需,難以逆而知者也。」④ 清・李漁《閒情偶寄・卷一二・飲饌部・穀食・麵》:「雞、魚、蝦三者之中,惟蝦最便,屑米為麵,勢如反掌,多存其末,以備不時之需。」⑤ 《文明小史・第五一回》:「饒鴻生卻毫不介意,趕著寫信到家裡匯出二萬銀子,以備路上不時之需。」⑥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九回》:「那個稿子,他又謄在冊子上,以備將來不時之需。」
【用法】  指隨時的需用。  用在「可能需求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平日做好準備,碰上不時之需時,就不會手忙腳亂。② 旅遊在外,他總是隨身攜帶急救箱,以備不時之需。③ 天空看起來陰陰的,說不定會下雨,你該帶把傘,以備不時之需。④ 媽媽總是在銀行戶頭裡留一筆錢,以備日後有不時之需,可以隨時取用。⑤ 近來天氣乾旱,隨時有限水的可能,所以社區裡安裝了大型水塔,以備不時之需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2:27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