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不寒而慄
释义
不寒而慄
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ㄧˋ拼音bù hán ér lì近義:毛骨悚然、心驚肉跳、心驚膽跳、魂飛天外、膽戰心驚反義:從容自若、無所畏懼、無動於衷關聯:不寒而栗、不寒而冽
【釋義】「不寒而慄」之「慄」,典源作「栗」。「栗」通「慄」。雖不寒冷仍發抖。形容內心恐懼極至。語本《史記・卷一二二・酷吏列傳・義縱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史記・卷一二二・酷吏列傳・義縱》義縱自河內遷為南陽太守,聞寧成家居南陽,及縱至關,寧成側行送迎,然縱氣盛,弗為禮。至郡,遂案寧氏,盡破碎其家。成坐有罪,及孔、暴之屬皆犇(奔)亡,南陽吏民重足一跡。而平氏朱彊、杜衍、杜周為縱牙爪之吏,任用,遷為廷史。軍數出定襄,定襄吏民亂敗,於是徙縱為定襄太守。縱至,掩定襄獄中重罪輕繫二百餘人,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亦二百餘人。縱一捕鞠,曰「為死罪解脫」。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。其後郡中不寒而栗,猾民佐吏為治。  ① 軍數出定襄: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。數,音ㄕㄨㄛˋ,屢次。② 義縱:?∼西元前117,西漢河東人。漢武帝時,其姊治瘉后病,縱遂獲官職。為官直法行治,嚴刑峻罰,不避貴戚。後因事犯武帝,被處死。③ 掩:拘捕。④ 重罪輕繫:重罪輕判。⑤ 鞠:同「鞫」,審問。⑥ 「為死罪解脫」:漢制,為囚犯私解刑具者,與其同罪。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,故全判死罪。⑦ 報殺:論處死刑。⑧ 猾民:奸刁的人。
【典故】「不寒而慄」原作「不寒而栗」。據《史記・卷一二二・酷吏列傳・義縱》載,義縱是西漢武帝時的一個官吏,他執法嚴厲,殺人無數,被司馬遷列為「酷吏」。義縱的姊姊是個醫生,她治好了太后的病,得到太后的寵幸,義縱也從此踏上仕途。因為義縱執法不講情面,替朝廷鏟除了不少地方勢力,所以獲得賞識,官運一帆風順。義縱擔任南陽太守時,都尉寧成掌握關稅大權,所以為所欲為,沒人敢得罪他。義縱知道寧成的惡行後,就決定從此人開始好好整治南陽。寧成也知道義縱的手段強硬,不想得罪他,於是在義縱上任之時,帶領眾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。義縱知道寧成只是想要拉攏自己,就對他不理不睬。上任之後,義縱著手收集寧成犯罪的證據,逮捕寧成,將他家的人全部殺掉,財產也充公,致使當地的兩大富豪孔氏和暴氏,害怕自己的罪行也被義縱揭發,嚇得搬離了南陽。後來義縱又升為定襄太守。該地治安不好,所以義縱一到定襄,先將牢中兩百多名囚犯改判死刑,又將曾前往探監的親友也抓起來,說這些人企圖為犯人開脫,全部處死,一天之內就處死了四百多人。定襄的人民聽到了這個消息後,即使天氣並不冷,竟都害怕得發抖起來。後來「不寒而慄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內心恐懼極至。
【書證】① 漢・楊惲〈報孫會宗書〉:「下流之人・眾毀所歸,不寒而慄。雖雅知惲者,猶隨風而靡,尚何稱譽之有?」② 漢、桓寬《鹽鐵論・周秦》:「趙高以峻文決罪於內,百官以峭法斷割於外。死者相枕席,刑者相望,百姓側目重足,不寒而慄。」③ 宋・沉樞《通鑑總類・卷一九下・李錡以貢獻固主恩》:「德宗覽之不悅,命械送錡。錡聞其將至,先鑿阮於道旁,善貞至,并鎖械內,阮中,生瘞之,遠近聞之,不寒而慄。」④ 清・吳任臣《十國春秋・卷三二・南唐・彭利用傳》:「利用喪父,客過唁之,對曰:『家君不幸短命,諸子餬口四方。歸見相如之壁,空餘仲堪之棺,實可痛心疾首,不寒而慄。」⑤ 清・傅澤洪《行水金鑑・卷一二四》:「即萬歷(曆)十二年間,糧船沉溺者數十隻,漂沒漕糧至七、八千石,殊為運道之梗。遠近之民談此湖,不寒而慄。」⑥ 《聊齋志異・卷六・馬介甫》:「大人面若冰霜,比到寢門,遂有不可問之處。豈果脂粉之氣,不勢而威?胡乃骯髒之身,不寒而慄?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內心恐懼極至。  用在「驚懼恐慌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聽說這是一間會讓人不寒而慄的鬼屋。② 看到他那陰森恐怖的表情,真令人不寒而慄。③ 這部電影的情節真恐怖,令人感到不寒而慄。④ 一進到凶案現場,殘忍的場面,真令人不寒而慄。⑤ 在夜深人靜時聽鬼故事,我真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。⑥ 在這荒野的夜晚,聽到狼的嚎叫聲,真令人不寒而慄。⑦ 學長講鬼故事時,繪聲繪影,害得我們不寒而慄,幾個人緊縮在一起。⑧ 我只要一想到明天要去面試的事,便不寒而慄,萬一主考官很兇時怎辦?⑨ 這十王殿上的判官爺雕像,怒目赤髯,栩栩如生,令人看了真是不寒而慄。⑩ 這座蠟像館陳列著各種恐怖的人像,進入裡面,會讓人有不寒而慄之感。⑪ 我一想到昨天開車差點衝進河裡,脊梁骨不由得產生一陣涼意,叫人不寒而慄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8:13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