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蓬頭垢面
释义
蓬頭垢面
注音ㄆㄥˊ ㄊㄡˊ ㄍㄡˋ ㄇㄧㄢˋ拼音péng tóu gòu miàn近義:不修邊幅、披頭散髮、首如飛蓬反義:衣冠楚楚、容光煥發關聯:亂首垢面、蓬首垢面、面垢頭蓬、頭蓬面垢、垢面蓬頭
【釋義】形容人頭髮散亂、面容骯髒的樣子。語本《漢書・卷九九・王莽傳上》。△「不修邊幅」
【典源】▶ 《漢書・卷九九・王莽傳上》王莽字巨君,孝元皇后之弟子也。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、成世封侯,居位輔政,家凡九侯、五大司馬,語在〈元后傳〉。唯莽父曼蚤死,不侯。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,乘時侈靡,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,莽獨孤貧,因折節為恭儉。受《禮經》,師事沛郡陳參,勤身博學,被服如儒生。事母及寡嫂,養孤兄子,行甚敕備。又外交英俊,內事諸父,曲有禮意。陽朔中,世父大將軍鳳病,莽侍疾,親嘗藥,亂首垢面,不解衣帶連月。鳳且死,以託太后及帝,拜為黃門郎,遷射聲校尉。  ① 陽朔:漢成帝的年號(西元前24∼前21)。② 世父:稱謂。稱嫡長的伯父。今用為伯父的通稱。③ 鳳:即王鳳(?∼西元前22),字孝卿,漢東平陵人。孝元皇后兄長。成帝立,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。王氏子弟分別位居要津,掌握朝政,至王莽代漢,建立新朝。④ 莽:即王莽(西元前45∼西元23),字巨君,漢東平陵人。孝元皇后的姪兒。先為大司馬,以恭儉收人望,平帝立,元后臨朝稱制,委政於莽,號安漢公。後假禪讓之名,篡漢自立,國號新,法令煩苛,光武起兵討之,王莽兵敗被殺,在位十五年。⑤ 嘗:同「嚐」,辨別滋味。⑥ 亂首:頭髮散亂。⑦ 垢面:汙穢不潔的面容。
【典故】「蓬頭垢面」原作「亂首垢面」。《漢書・卷九九・王莽傳上》記載,漢成帝陽朔年間,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生病,他在一旁服侍時,藥都是自己嚐過後才端給王鳳喝,也無心整理容貌,任由頭髮散亂、臉面汙穢,一連幾個月都沒脫衣服上床休息。後來「蓬頭垢面」這句成語,就從這裡原文的「亂首垢面」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人頭髮散亂、面容骯髒的樣子。
【書證】① 《魏書・卷三二・封懿列傳》:「君子整其衣冠,尊其瞻視,何必蓬頭垢面,然後為賢。」② 北齊・顏之推《顏氏家訓・風操》:「子則草屩麤衣,蓬頭垢面,周章道路,要候執事,叩頭流血,申訴冤枉。」③ 元・楊訥《劉行首・第一折》:「我這般窮身潑命誰瞅問,蓬頭垢面粧癡鈍。」④ 《聊齋志異・卷二・俠女》:「叩良久,女始蓬頭垢面自內出。啟而入之,則復闔之。入其室,則呱呱者在床上矣。」⑤ 《紅樓夢・第七七回》:「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,懨懨弱息,如今現從炕上拉了下來,蓬頭垢面,兩個女人攙架起來去了。」⑥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二八回》:「那犯人當中,有七八個蓬頭垢面的,那都不必管他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人頭髮散亂、面容骯髒的樣子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儀表不雅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蓬頭垢面地出席正式場合,是很失禮的事。② 他蓬頭垢面,臉沒洗,牙沒刷,就趕去上課了。③ 她失戀後,總是蓬頭垢面,再也提不起勁打扮了。④ 禁不起失敗的打擊,他整天蓬頭垢面,失魂落魄。⑤ 為了突破演技,他在新戲裡飾演一個蓬頭垢面的流浪漢。⑥ 破產後,他蓬頭垢面,一身襤褸,完全看不出來之前曾是個揮金如土的富家子。
【辨似】  「蓬頭垢面」及「不修邊幅」都有儀容不整的意思。  「蓬頭垢面」側重於骯髒不潔;「不修邊幅」側重於衣著不整。
蓬頭垢面不修邊幅辨似例句
為了突破演技,他在新戲裡飾演一個~的流浪漢。
他向來~,每天穿著短褲拖鞋到處走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53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