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三從四德
释义
三從四德
注音ㄙㄢ ㄘㄨㄥˊ ㄙˋ ㄉㄜˊ拼音sān cóng sì dé近義:三貞九烈關聯:四德三從
【釋義】「三從」,指在家從父、出嫁從夫、夫死從子,語出《儀禮・喪服》。「四德」,指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,語本《周禮・天官・九嬪》。後用「三從四德」指舊時婦女必須具備的德性。
【典源】㊤ 三從:▶ 《儀禮・喪服》傳曰:為父何以期也?婦人不貳斬也。婦人不貳斬者,何也?婦人有三從之義,無專用之道,故未嫁從父,既嫁從夫,夫死從子。故父者,子之天也;夫者,妻之天也。婦人不貳斬者,猶曰不貳天也,婦人不能貳尊也。  ① 從:從其教令。② 專用:憑己意行事。㊦ 四德:▶ 《周禮・天官・九嬪》九嬪,掌婦學之法,以教九御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,各帥其屬,而以時御敘于王所。  ① 九嬪:職官名。周制宮中的女官,掌理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及職事。嬪,音ㄆㄧㄣˊ② 婦學:古代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及職事,包括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等。③ 九御:職官名,即女御,為九嬪之屬,負責侍寢等各項雜務。每九嬪一人領女御九人,故曰九御。④ 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:指婦人所應學習的幾種禮儀及職事。德謂貞順,言謂言辭委婉,容謂儀態柔順,功謂治絲麻、紡織、縫紉等事。
【典故】「三從四德」,由「三從」及「四德」二語組合而成。「三從」見於《儀禮・喪服》子夏傳。《儀禮》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,乃貴族禮儀之匯編。〈喪服〉一篇記載居喪期間各等親屬所應著的服飾,所附的子夏傳中提到當時對女子的一些道德要求,即:「未嫁從父,既嫁從夫,夫死從子」,說明女子未嫁時服從父親,出嫁後服從丈夫,若丈夫亡故則服從兒子。這就是所謂「三從」。「四德」見於《周禮・天官・九嬪》。《周禮》亦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,相傳為周公所作,記載當時的官制及政治制度。「九嬪」是王宮中的女官,也是帝王的九位妃子,負責掌理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。九嬪各領有女御九人,教導女御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,並率領她們按時輪值王所,協助皇后處理各項事務。而所謂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,指的是婦人應有貞節柔順的德行、委婉得體的應對辭令、溫雅的體態舉止、熟練的工作技能。這四項要求,就是「四德」。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「三從四德」,用來指舊時婦女必須具備的德性。
【書證】① 《敦煌曲子詞集・中卷・鳳歸雲》:「幼年生於閨閤,洞房深。訓習禮儀足,三從四德,針指分明。」② 元・關漢卿《救風塵・第一折》:「待粧個老實,學三從四德;爭奈是匪妓,都三心二意。」③ 元・無名氏《隔江鬥智・第二折》:「從來不出閨門裡,羞答答怎便將男兒細窺?則我這三從四德幼閑習,既嫁雞須逐他雞。」④ 《金瓶梅詞話・第二〇回》:「自古痴人畏婦,賢女畏夫,三從四德,及婦道之常。」⑤ 《紅樓夢・第四七回》:「我聽見你替你老爺說媒來了。你倒也三從四德的,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。」
【用法】  指舊時社會婦女必須具備的德性。  用在「婦女之德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隨著時代的變遷,婦女已擺脫三從四德的觀念。② 要求現代婦女遵守三從四德,難免引來不合時宜之譏。③ 現代婦女已經擺脫三從四德的束縛,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。④ 都已經是二十一世紀,竟然還有人主張婦女要遵守三從四德!⑤ 在傳統的社會裡,婦女受三從四德的束縛,難有自由發展的空間。⑥ 自從男女平等的觀念盛行以後,三從四德的教條已為時代所淘汰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3:13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