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七上八下
释义
七上八下
注音ㄑㄧ ㄕㄤˋ ㄅㄚ ㄒㄧㄚˋ拼音qī shàng bā xià近義:心神不定、六神無主、如坐針氈、坐立不安、忐忑不安、惴惴不安反義:心安神泰、泰然自若、泰然處之關聯:七上八落
【釋義】㈠ 形容心情起伏不定、忐忑不安。※語或出《大慧普覺禪師語錄・卷二一・示呂機宜》。㈡ 或七之上,或八之下。形容普通而不出眾。※語或出宋・趙令畤《侯鯖錄・卷七》。
【典源】㈠ ※《大慧普覺禪師語錄・卷二一・示呂機宜》心胸煩悶,回避無門,求生不得,求死不得。當恁麼時,善惡路頭相次絕也。覺得如此時,正好著力,只就這裡看個話頭:僧問趙州:「狗子還有佛性也無?」州云:「無。」看時不用博量,不用註解,不用要得分曉,不用向開口處承當,不用向舉起處作道理,不用墮在空寂處,不用將心等悟,不用向宗師說處領略,不用掉在無事甲裡。但行住坐臥時時提撕「狗子還有佛性也無?」「無。」提撕得熟,口議心思不及,方寸裡七上八下,如咬生鐵橛,沒滋味時,切莫退志。得如此時,卻是個好底消息。不見古德有言:「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;我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」非但祖師門下如是,佛說一大藏教,盡是這般道理。  ① 提撕:佛教徒對古則公案之參究。② 狗子還有佛性也無:指趙州從諗禪師在接引學人時的公案。他對於這個公案,有兩種答法,一說「有」,一說「無」。主要是適應問話者的根性而有不同的答案,期使提問的人不落於知見。㈡ ※宋・趙令畤《侯鯖錄・卷七》傅欽之作中丞,言鄭仲馮。一日,貢父逢之,曰:「小姪何過,致起臺章?」欽之慚云:「也只三平二滿文字。」貢父熟視笑曰:「七上八下人才。」  ① 傅欽之:傅堯俞(西元1024∼1091),北宋鄆州人,字欽之,傅立子。仁宗慶曆二年進士。嘉祐末為監察御史。熙寧時言新法不便,忤王安石,除權鹽鐵副使,出為河北轉運使,改知江寧府,徙知許州、河陽、徐州。哲宗嗣立,召除秘書少監兼侍講,累遷吏部尚書兼侍讀。元祐四年,拜中書侍郎。卒諡獻簡。② 貢父:劉攽(西元1023∼1089),北宋臨江人,字貢父,號公非,劉敞弟。仁宗慶曆六年進士。歷州縣官二十年,入為國子監直講,遷館閣校勘。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,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。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。博覽群書,精於史學,助司馬光修《資治通鑑》,專治漢史部分。③ 臺章:臺,對人尊稱的敬辭。章,寫文章。④ 三平二滿:平平淡淡、過得去。此為自謙,指文章普普通通。⑤ 熟視:細看。
【典故】㈠ 「七上八下」的「上下」是指「忐忑」,「七、八」是形容它的紛亂不定。在漢語的詞語結構中常以七、八嵌在名詞、動詞間,多表示「多」、「雜亂」之意,名詞的如:「七嘴八舌」、「七手八腳」,動詞的如:「七零八落」、「七拼八湊」。「七上八下」一語見於宋代《大慧普覺禪師語錄・卷二一・示呂機宜》,意為忐忑不安。語錄記載:有人問禪宗大師趙州「狗子還有佛性也無?」意思是說:禪宗主張佛在眾生,那像狗這種畜牲到底有無佛性?趙州的回答並不一定,有時說「有」,有時說「無」。大慧普覺禪師就引這個例子來告訴有心向佛求證悟的人,要隨時把這例子拿來參究,直向內心去求答案。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,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,毫無滋味,在此當頭,千萬別退卻,因為這是即將體悟的時候。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,如果沒有一切心思,哪需要佛法來度呢?心裡紛亂難安,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?這裡的「七上八下」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、忐忑不安的意思。㈡ 「七上八下」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,形容普通而不出眾。這種用法也在宋代文獻就可以看到。在趙令畤《侯鯖錄・卷七》提到一段故事:宋朝傅欽之在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,曾經奏章評論劉攽(ㄅㄧㄣ)的姪子仲馮。有一天,劉攽遇見了傅欽之,就說:「我的姪子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,以致於讓您要奏章來評論呢?」傅欽之感到慚愧,回答說:「這篇奏章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文字。」劉攽細看了之後,笑著說:「我姪子真的只是個普通人才啊!」原文中的「三平二滿文字」和「七上八下人才」是對仗。「三平二滿」也是宋代常用詞語,例如宋・辛棄疾〈鷓鴣天・莫殢春光花下遊〉詞:「百年雨打風吹卻,萬事三平二滿休。」也作「二平三滿」。「三平二滿」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,所以可以和「七上八下」相對。但是這種「七之上、八之下」的用法,後世罕見。
【書證】㈠ ① 《大慧普覺禪師語錄・卷二一・示呂機宜》:「方寸裡七上八下,如咬生鐵橛,沒滋味時,切莫退志。」(源)② 《朱子語類・卷一二一・朱子一八・訓門人九》:「聖賢真可到,言話真不誤人。今人被人引得七上八下,殊可笑。」③ 《水滸傳・第二六回》:「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尋思道:『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,如何卻只般相待,不許人動身?』」④ 《紅樓夢・第九一回》:「薛蝌此時被寶蟾鬼混了一陣,心中七上八下,竟不知是如何是可。」⑤ 《兒女英雄傳・第一六回》:「那老頭此時心裡已是七上八下,萬緒千頭,再加上女兒這幾句話,不覺急得酒湧上來,把一張肉紅臉,登時連耳朵帶頭頰,彆了個漆紫。」⑥ 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・第五八回》:「只有那惲來在旁邊聽得呆了,自己也不知是歡喜的好,還是不歡喜的好。心裡頭好像有一件東西,在那裡七上八下,自己也不知是何原故。」㈡ ① 宋・趙令畤《侯鯖錄・卷七》:「欽之慚云:『也只三平二滿文字。』貢父熟視笑曰:『七上八下人才。』」(源)
【用法】  形容心情起伏不定、忐忑不安。  用在「惶惶不安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我第一次上臺報告時,心裡七上八下,緊張得要命。② 每次搭飛機,我心裡就七上八下的,希望一切平安。③ 媽媽為了哥哥的婚事,心裡頭總是七上八下的,很不平靜。④ 遠遠看到她走過來,我的心裡就開始七上八下的,不知該說什麼好。⑤ 想到要面對婆婆,她心裡不由得七上八下起來,不知情況會是如何。⑥ 到了相親那一天,姊姊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,不知該如何是好。⑦ 聽到家鄉發生大地震的消息,我心裡直七上八下的,不知家裡是否一切平安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9:35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