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葉知秋
释义
一葉知秋
注音ㄧ ㄧㄝˋ ㄓ ㄑㄧㄡ拼音yī yè zhī qiū近義:見微知著關聯:葉落知秋、落葉知秋
【釋義】看見一片葉子落下,就知道秋天的來臨。比喻由細微的徵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。語本《淮南子・說山》。
【典源】▶ 《淮南子・說山》嘗一臠肉,知一鑊之味;懸羽與炭,而知燥溼之氣:以小明大。見一葉落,而知歲之將暮;睹瓶中之冰,而知天下之寒:以近論遠。三人比肩,不能外出戶;一人相隨,可以通天下。足蹍地而為跡,暴行而為影,此易而難。  ① 臠:音ㄌㄨㄢˊ,切成小片的一塊肉。② 鑊:音ㄏㄨㄛˋ,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。③ 暮:晚。
【典故】《淮南子》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,內容多為道家思想,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,世為雜家之代表。其中〈說山〉一篇裡,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、以小看大的道理,例如只要嚐一口鍋裡的肉,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;懸掛羽毛和木炭,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濕度高低變化;看見一片葉子落下,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,一年快到了盡頭;看到瓶裡的水結冰,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。後來「一葉知秋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,比喻由細微的徵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趙長卿〈品令・情難託〉詞:「情難託。離愁重、悄愁沒處安著。那堪更、一葉知秋後,天色兒、漸冷落。」② 宋・強幼安《唐子西文錄》:「唐人有詩云:『山僧不解數甲子,一葉落知天下秋。』」③ 清・俞樾《茶香室叢鈔・卷一二・梧葉報秋》:「按:一葉知秋,雖古有此說,然安能應聲飛落?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由細微的徵兆,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。  用在「由小觀大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領導人應該具備有一葉知秋的敏銳觀察力。② 他是個睿智的長者,能一葉知秋,洞燭機先。③ 智者對於世事的體認,往往是由微觀著,一葉知秋。④ 雖然這是件小事,卻能一葉知秋,反映出許多值得重視的問題。⑤ 這件小事豈可忽視?要知一葉知秋。因此我必須密切注意後續發展。⑥ 這件事情才剛發生,但老李已經預料到將來會造成大麻煩,正是所謂一葉知秋啊!⑦ 這次促銷活動,業績不如從前,一葉知秋,也許是到了我們該加強新商品研發的時刻了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12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