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絲不苟
释义
一絲不苟
注音ㄧ ㄙ ㄅㄨˋ ㄍㄡˇ拼音yī sī bù gǒu近義:一板一眼反義:草草了事、粗枝大葉、敷衍了事關聯:一介不苟、一毫不苟
【釋義】一絲,一點點。苟,隨便、草率。「一絲不苟」形容做事認真,一點也不馬虎。※語或本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。
【典源】▶ ※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大司徒之職: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,以佐王安擾邦國。……施十有二教焉:一曰以祀禮教敬,則民不苟二曰以陽禮教讓,則民不爭;三曰以陰禮教親,則民不怨;四曰以樂禮教和,則民不乖;五曰以儀辨等,則民不越;六曰以俗教安,則民不偷;七曰以刑教中,則民不虣;八曰以誓教恤,則民不怠;九曰以度教節,則民知足;十曰以世事教能,則民不失職;十有一曰以賢制爵,則民慎德;十有二曰以庸制祿,則民興功。  ① 有:同「又」,音ㄧㄡˋ② 祀禮:祭祀的典禮。③ 不苟:不輕忽、不草率。
【典故】「一絲不苟」的「苟」有輕率、隨便的意思。所以「一絲不苟」是在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,一點也不馬虎的意思。有許多和「不苟」組合而成的詞語,如:「不苟言笑」、「不苟言談」、「方正不苟」、「臨財不苟」等等,都在指對事不輕忽、不隨便。推究「不苟」一詞,早就出現在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,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。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時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,對往者尊崇敬謹,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,一定「不苟」,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。為了強調語義,可在不苟前加上「一絲」,也就是「一點點都不馬虎」的意思。「一絲不苟」這句成語,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,用來形容做事認真,一點也不馬虎。
【書證】① 《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・卷一上・范時繹奏摺》:「臣身受皇上高厚之恩,不能廉介自持,一絲不苟,仍復動用平規,負罪實深。」② 清・李光地《榕村語錄・卷一・經書總論》:「父子稱兵,已是亂國,孔子不做其官,不與其事,而不為衛君,必也正名,一絲不苟。」③ 《儒林外史・第四回》:「上司訪知,見世叔一絲不苟,陞遷就在指日。」④ 《歡喜冤家・第一七回》:「他是華亭秀士,為人耿直,一絲不苟。」
【用法】  形容做事認真,一點也不馬虎。  用在「仔細嚴謹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由於他一絲不苟地要求,才讓品管部門屢次得獎。② 她是個是一絲不苟的人,銀錢帳目,管理得一清二楚。③ 維護飛機就是要一絲不苟,絲毫疏忽皆足以釀成巨禍。④ 王祕書的工作態度向來一絲不苟,資料整理得完整有條有理。⑤ 只見她把紙一張張的鋪好壓平,再疊起來,整個過程一絲不苟。⑥ 他對生活秩序的要求向來一絲不苟,連自己頭髮都梳理得整整齊齊。⑦ 老師批改作業一絲不苟,連一個逗號標錯也被挑出來,而且還扣分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7/1 2:19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