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草菅人命
释义
草菅人命
注音ㄘㄠˇ ㄐㄧㄢ ㄖㄣˊ ㄇㄧㄥˋ拼音cǎo jiān rén mìng近義:殘民以逞反義:人命關天、仁民愛物、悲天憫人、視民如傷、愛民如子
【釋義】菅,一種多年生的野草。「草菅人命」比喻輕視人命,任意加以殘害。#語本《大戴禮記・保傅》。
【典源】▶ #《大戴禮記・保傅》殷周之前以長久者,其輔翼天子有此具也。及秦不然,其俗固非貴辭讓也,所尚者告得也;固非貴禮義也,所尚者刑罰也。故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,所習者非斬劓人,則夷人三族也。故今日即位,明日射人,忠諫者謂之誹謗,深為計者謂之訞誣,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。豈胡亥之性惡哉?彼其所以習導非其治故也。  ① 秦:秦朝,西元前248∼前207。戰國時秦滅六國後,秦王政統一天下,建都咸陽,實行中央集權。因秦始皇專制獨裁,二世皇帝殘暴統治,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,後為劉邦所滅。② 告:告發。③ 趙高:?∼西元前207,秦時宦官。始皇崩於沙邱,趙高偽造遺詔,立胡亥為二世,殺李斯,自為丞相,專權用事。旋又弒二世,立子嬰為帝,後為子嬰所誅。④ 胡亥:秦朝時人,生卒年不詳,為秦始皇的次子。始皇帝崩,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,立胡亥為帝,稱為「二世」。在位三年,後為趙高所殺。⑤ 獄:訴訟案件,此處指嚴刑酷法。⑥ 劓人:割掉人的鼻子。劓,音ㄧˋ,古代割去鼻子的刑罰。⑦ 三族:指父族、母族、妻族,即父、母、妻三方的親屬。⑧ 艾草菅然:像割除野草一樣。艾,音ㄧˋ,通「乂」,割草。菅,音ㄐㄧㄢ,禾本科菅屬,多年生草本。葉細長而尖,多毛茸。根短堅韌,可做刷帚。  ▶ 另可參考:漢・賈誼《新書・卷五・保傅》、《漢書・卷四八・賈誼傳》
【典故】賈誼是漢文帝時著名的文人,曾被派往長沙做長沙王的老師,後來又被召回京師,任命為梁懷王的老師。梁懷王劉揖是漢文帝的小兒子,漢文帝非常寵愛他,希望他能多讀書,所以請賈誼來教導他。但是賈誼認為,除了教皇子讀書外,最重要的是要教他做人的道理。他認為商朝、周朝之所以能長久立國,是因為所用來輔佐天子的,是相承的傳統與制度,然而秦朝就不是這樣了,他們所崇尚的是詭詐和刑罰,毫不注重謙虛和禮讓。假使像趙高那樣,教導胡亥的全是一些嚴刑酷法,那麼所學到的不是砍頭、割鼻子,就是誅殺三族的事情。所以胡亥今天才繼位,明天就射殺人。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,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;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,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。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。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?其實不然,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,沒有教他走上正道,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,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。後來「草菅人命」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「視殺人如艾草菅然」(把殺人看成割野草一樣)演變而出,用來比喻輕視人命,任意加以殘害。
【書證】① 《初刻拍案驚奇・卷一一》:「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」② 《聊齋志異・卷一〇・三生》:「閻羅不即拘,待其祿盡,遲之三十年,興始至,面質之。興以草菅人命,罰作畜。」③ 《官場現形記・第四七回》:「因見知府如此行為,心上老大不以為然,背後常說:『像某人這樣做官,真正是草菅人命了!』」④ 《糊塗世界・第九回》:「總而言之,草菅人命,博自己的升官,兄弟是萬萬不能答應的。」⑤ 《文明小史・第二六回》:「況且內中有人到過雲南,曉得那裡官府待百姓的暴虐,……這些話說說,也教官府聽見,怕人家不服,不至依然草菅人命。」
【用法】  比喻輕視人命,任意加以殘害。貶義。  用在「殘酷暴虐」、「蠻橫胡為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民主時代一切依法行事,豈可草菅人命?② 人命關天,為官者怎能貪贓枉法、草菅人命?③ 這些叛徒目無法紀,草菅人命,真是令人痛恨!④ 在古老社會裡,貪官汙吏草菅人命的事屢見不鮮。⑤ 法官手操犯人生死大權,豈可隨意判案,草菅人命?⑥ 像這種貪贓枉法、草菅人命的官員,早該給革職了。⑦ 有些國家發生內戰,敵對雙方經常濫殺無辜,草菅人命。⑧ 這家醫院為增加收入,隨意給病人開刀,真是草菅人命。⑨ 當地居民終於團結起來,協助警方把這批草菅人命的匪徒逮捕法辦。
【辨似】  菅,音ㄐㄧㄢ。一種多年生的野草。不可寫作「管」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18:43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