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心曠神怡
释义
心曠神怡
注音ㄒㄧㄣ ㄎㄨㄤˋ ㄕㄣˊ ㄧˊ拼音xīn kuàng shén yí近義:神怡心醉、神清氣爽、曠志怡神反義:心煩意亂關聯:心爽神怡、心移神曠、心曠神恬、心怡神曠、心曠神愉
【釋義】心情開朗,精神愉悅。語出宋・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。
【典源】▶ 宋・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(據《范文正公文集・卷三》引)若夫霪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;日星隱耀,山嶽潛形;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,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;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感慨而悲者矣! 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,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。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躍金,靜影沈璧,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  ① 春和景明:春風和暖,陽光明亮。② 上下天光:天光和湖光相映照。③ 一碧萬頃:形容碧綠的天空或水面遼闊無際。④ 郁郁:香氣濃烈的樣子。⑤ 浮光躍金:湖水波動中,浮在水面的月光閃耀著金光。⑥ 靜影沈璧:靜靜的月影,映照水面,好像一塊玉璧,沉入湖底。⑦ 曠:開朗。⑧ 怡:愉悅。
【典故】岳陽樓在岳陽市西門城頭,與黃鶴樓、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,相傳此樓為三國吳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樓。唐開元四年,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(今岳陽市),次年,張說便在魯肅的閱兵樓舊址上重建了一座樓閣,並正式定名為岳陽樓。宋仁宗慶曆四年,滕子京擔任了岳州知州,他用一年多的時間,把地方治理好,使政務順利,百姓和樂,一切廢弛了的事情都興辦起來。滕子京把政事辦好後,就開始重修遊玩的地方。他改建岳陽樓,該樓高三層,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。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,他倆是同榜進士,滕子京邀范仲淹寫篇文章記事,范仲淹於是寫了〈岳陽樓記〉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。「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,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。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躍金,靜影沈璧,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」寫的就是在春風和暖,陽光明亮的時候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景色。「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」此時登上岳陽樓,覺得心胸開闊,豁然開朗,精神十分愉快,所有一切榮辱得失都會忘得一乾二淨。端起酒杯,在陽光的照耀與清風的吹拂下,舉杯暢飲,這樂趣,真是無窮無盡啊!「心曠神怡」這句成語就用來指心情開朗,精神愉悅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范仲淹〈岳陽樓記〉:「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」(源)② 《水滸後傳・第四〇回》:「又登海天閣,見萬頃銀濤,千山削翠,心曠神怡。」③ 《儒林外史・第一四回》:「那西湖裡打魚船,一個一個,如小鴨子浮在水面。馬二先生心曠神怡,只管走了上去。」④ 《三俠五義・第二八回》:「他便慢慢步行至斷橋亭上,徘徊瞻眺,真令人心曠神怡。」⑤ 《老殘遊記・第九回》:「為何來的時候,便那樣的陰森慘淡,令人怵魄動心?此刻山月依然,何以令人心曠神怡呢?」
【用法】  心情開朗,精神愉悅。  用在「舒適快意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置身在這青山綠野,鳥語花香中,不由得心曠神怡起來。② 佇立在湖岸邊,面對碧波萬頃的景色,怎不教人心曠神怡!③ 登上了七星山,眺望四周,縈青繚白,外與天際,頓覺心曠神怡。④ 遠離了都市的塵囂和公事的煩擾,他心曠神怡地漫步在溪頭的森林裡。⑤ 我最愛在秋天夜裡漫步園中,微風送來陣陣桂花香,真是令人心曠神怡。⑥ 車子出了山洞,眼前竟是一望無際的草原,配上藍天白雲,真令人心曠神怡。⑦ 輕柔的音樂從收音機中輕瀉而出,她品啜了一口茶,心曠神怡地躺在搖椅中搖呀搖的!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28 14:26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