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:

 

成语 一瀉千里
释义
一瀉千里
注音ㄧ ㄒㄧㄝˋ ㄑㄧㄢ ㄌㄧˇ拼音yī xiè qiān lǐ近義:筆翰如流、一落千丈、江河日下、每下愈況反義:扶搖直上、一飛沖天
【釋義】形容水奔流直下,通暢快速。語本唐・李白〈贈從弟宣州長史昭〉詩。後亦用「一瀉千里」比喻文筆流暢,氣勢奔放,或比喻快速下降且持續不停。△「一落千丈」
【典源】▶ 唐・李白〈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〉(據《全唐詩・卷一七一・李白》引)淮南望江南,千里碧山對。我行倦過之,半落青天外。宗英佐雄郡,水陸相控帶。長川豁中流,千里瀉吳會君心亦如此,包納無小大。搖筆起風霜,推誠結仁愛。訟庭垂桃李,賓館羅軒蓋。何意蒼梧雲,飄然忽相會?才將聖不偶,命與時俱背。獨立山海間,空老聖明代。知音不易得,撫劍增感慨。當結九萬期,中途莫先退。  ① 淮南望江南:分處淮南道和江南道,隔江相對。唐太宗貞觀時代以「道」區分天下,其中淮南道與江南道中間隔著長江,以北為淮南,以南為江南。② 宗英:族中傑出的人。③ 豁:音ㄏㄨㄛˋ,割裂、裂開。分割成二地。④ 吳會:指吳地,地在今江蘇省。
【典故】「一瀉千里」意思是水勢奔流直下,通暢無阻。詞目中的「瀉」,即有水勢向下急流之意,所以會用「奔瀉」、「傾瀉」來形容水勢。當水勢極大時,水流就可以綿延而暢通無阻。在李白〈贈從弟宣州長史昭〉詩中,看到詩人用「淮南望江南,千里碧山對」來形容他與從弟二人分處兩地,雖僅一江之隔,卻彷彿有千里相對之遙。正因長江自穿過三峽後,即一路宣瀉而下,詩人用「長川豁中流,千里瀉吳會」來形容滾滾長江,暢行無阻地奔流千里到東海,所以詩人眼前的形單影隻,藉滔滔而下的東逝水實景,發抒因山川的阻隔而「知音不易得」的無奈與感慨。這首詩中的「千里瀉吳會」詩句,就被認為是「一瀉千里」的典故來源。後來「一瀉千里」用來形容水奔流直下,通暢快速;亦用來比喻文筆流暢,氣勢奔放。後世也有用「一瀉千里」比喻行情快速地下降。
【書證】① 宋・陳亮《陳亮集・卷二一・書・與辛幼安殿撰》:「長江大河,一瀉千里,不足多怪也。」② 明・歸有光〈上萬侍郎書〉:「譬行舟於水,值風水之順快,可以一瀉千里。」③ 明・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・卷五》:「方希直如奔流滔滔,一瀉千里,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。」④ 明・焦竑《玉堂叢語・卷一・文學》:「其文如源泉奔放,一瀉千里,又如園林得春,群芳組繡,讀其文信然。」⑤ 《警世通言・卷三・王安石三難蘇學士》:「東坡來時正怕遲慢,所以舍舟從陸。回時乘著水勢,一瀉千里,好不順溜。」⑥ 清・黃宗羲〈唐烈婦曹氏墓誌銘〉:「此如黃河一瀉千里,非積石、龍門、呂梁之險,不足以見其奇。」⑦ 清・趙翼《甌北詩話・卷五・蘇東坡詩》:「坡詩放筆快意,一瀉千里,不甚鍛煉。」
【用法】▶   形容水奔流直下,通暢快速。  用在「水流快速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黃河之水,浩浩蕩蕩,一瀉千里。② 當水庫的閘門一打開,水如萬馬奔騰,一瀉千里。③ 這滾滾洪水,凶猛無比,一瀉千里,把整個平原都淹沒了。▶   比喻文筆流暢,氣勢奔放。  用在「氣勢磅礡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他寫的文章,像大江奔放,一瀉千里。② 讀李白的詩歌,最能感受到那股一瀉千里的豪放氣勢。③ 他這篇文章的氣勢,有如凌空懸瀑,一瀉千里,真是動人之至。▶   比喻快速下降且持續不停。  用在「急速下降」的表述上。  ① 這場戰爭要真的開打,股市行情必然一瀉千里,勢不可遏。② 利空消息持續傳來,造成投資人信心崩潰,在一片殺出聲中,股市指數一瀉千里。③ 當被對方打出一支滿貫全壘打後,我隊士氣一瀉千里,失誤頻傳,看來難挽大局了。
【辨似】  「一瀉千里」及「一落千丈」都有下降速度極快的意思。  「一瀉千里」側重於不斷的持續下降,用於具體事物;「一落千丈」側重於下降的程度極深,適用於抽象事物。
一瀉千里一落千丈辨似例句
這場戰爭要是真的開打,股市行情必然~,勢不可遏。
董事長換人後,他在公司的地位便~。
随便看

 

成语词典包含53867条成语解释及故事,涵盖了三字、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其解释,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3 Newdu.co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6/30 23:38:32